粵政易日活用戶破100萬 好視通助粵視會搭建政務溝通橋梁
據悉,6月16日粵政易移動辦公平臺日活躍用戶數突破100萬大關(達到104.3萬),占現有183.5萬總用戶數的56.8%,是目前國內用戶規模最大、日活用戶數最高的政務移動應用APP,也是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又一標志性成果。
粵政易平臺建設以“政務協同 易應俱全”為目標,圍繞日常辦公需求,為廣東省公職人員打造集個人信息、即時通訊、通訊錄、工作臺四個版塊為一體的移動辦公平臺。數據顯示,平臺已經累計接入包括粵視會、會議管理等在內的政務應用700多項,移動端應用累計訪問量超7億次,各級政府部門行政效率顯著提升。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是智慧政務服務群眾的切實出發點,需要從數據維度與群眾視角去考慮,方能把握準度。為此,廣東省政府統籌建設,數字廣東與齊心好視通合作上線了音視頻通信應用——粵視會,結合粵政易平臺內部公文、信息、事務等應用,既解決了日常溝通,又滿足了數據協同,讓公務協同統一、安全、高效。
作為粵政易可視化溝通的核心載體,粵視會主要實現人與人的連接,將群眾、企業員工、政府公務人員連接起來。全面覆蓋省長常務會議室與21個地市常務會議室,常態化召開重要部署會議。同時覆蓋42個省直單位及指定分會場、20365個行政村,服務超12.8萬家組織機構。
粵視會依托省內政務領域全覆蓋的優勢,基于一張通訊錄縱橫貫通溝通協同。可按時按需召開各級視頻會議以及日常溝通,全方位滿足各類線上音視頻通信。“過去開會,需要定點參會,村委會的會議還好,縣級的會議就需要坐長途,一來一回得花一天。現在有了這個應用,遠程就可以參會,移動辦公非常方便,也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極大減輕了我們工作負擔”一位基層干部向筆者介紹到。
在廣東各級公務人員中,遠程溝通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只需要打開粵政易中的粵視會就能進行一對一的視頻通話,或者是進行多人會議,除了主會場使用會議終端外,其他人員通過手機、電腦就能接入,一些需要宣講的會議,參會人遠程就可以看到屏幕上分享的文件,并且宣講人可以標注批示。以此為基礎,廣東省政府疫情期間通過粵視會開展了政企面對面,連接政府企業遠程開展項目洽談、招商引資、云簽約、政策解讀、在線培訓。
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增強全省公職人員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以往黨建工作中街鎮、村居社區等基層黨支部數量龐大,黨建成果參差不齊,雖然有些單位內部建設了信息化網絡系統,網絡要求高、移動性差,距黨建常態化還有一定差距。現在,全省黨員都可以通過粵視會隨時進入"三會一課"“兩學一做”等黨建專題活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員發展對象培訓。
鄉村的振興也離不開黨員的積極帶動,粵視會利用信息化創新黨建工作,以黨建引領,實現助農幫扶,遠程可視化數字大棚可以將農業專家“請”到田間,提供專業建議,同時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幫助農民進行應用技能提升,從根本上幫助鄉村實現振興。
全省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響應以來,廣東省政府以數字化手段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信息共享和政策快速下達,完善線上政務服務、物資保障和求助渠道等,通過粵視會建成疫情防控視頻互動指揮中心,對突發事件快速有效反應,并進行隔離區內外協同,遠程接入專家咨詢,一線醫務人員積累臨床治療經驗后也可通過視頻對外開展培訓,全面支撐全省疫情防控工作。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危機應對與危機處理能力已成為廣大民眾對于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評判標準。指揮中心借助云計算、5G、AI等技術,進行資源整合,接入監控、無人機、電腦、手機等終端實時回傳畫面,結合數據信息資源共享,進行上傳下達、遠程匯報、指揮調度、為城市綜合管理準確決策提供依據。
粵視會還實現了執法辦案、政務和法律援助、監督管理業務整合,實現及時了解、快速反應、準確決策、統一調度、全程監控。比如日常辦案、監督管理中,現場執法人員可以通過執法儀將視頻回傳至指揮中心,保證執法留痕。群眾信訪,可以通過粵視會定點進行遠程信訪,現場接通相關責任部門,進行跨部門協同,維護群眾權益,把信訪工作真正做到群眾當中。此外,粵視會還可實現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對值班人員進行查崗。
作為粵視會音視頻技術供應商,齊心好視通政務云平臺統一、安全、融合、兼容。作為業界首家信創成員單位,全面支持國產化建設,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完全有能力滿足多場景下的可視化溝通協作并保證優異體驗。
下一步,粵視會將提升平臺開放性,持續推出政務服務之窗、政務一件事、鄉村振興專區、生活服務等優秀應用接入和創新,強化政府與群眾、企業間訴求溝通的高速觸達和業務聯動。推進政務服務由分散向融合轉變,政府治理由粗放向精細轉變,政府運行由獨立向協同轉變,政府決策由數字向智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