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首先要識別自己的聲音?
在人工智能發展的浪潮中,人類對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抱有十二萬分的忌憚。畢竟在諸多科幻作品中,機器人的自我意識對人類來說是滅頂之災。然而對于人工智能專家來說,誰最早能讓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誰就足以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人類歷史上,且不論將來是美名還是惡名。
所以對人工智能自我意識的研究,依然是專家們努力的重點方向。雖然現在依然一籌莫展。自我意識是地球生物罕見的思維能力,除了人類之外,章魚,豬等動物也能表現出自我意識的某種特征。人工智能或許是仿生學的最高級研究,模仿的對象就是人類自己。
人工智能不可避免地跟人類的腦科學研究結合在一起,但想要模仿人腦打造仿生神經元系統,現在還是一個相當艱巨的任務。與其仿造一個人腦,不如先讓機器人擁有最基本的自我意識,比如識別自己的聲音。想要有自我意識,首先要有自我的觀念。
比如知道自己的模樣,聲音,知道自己和其他機器人的區別。相比視覺上的辨認,聽覺辨認是目前比較好操作的領域。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現在的人工智能就像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一樣,還不太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的區別。
從發展的眼光看,未來的機器人勢必會擁有自我意識,甚至會產生跟人類一樣的思考和感情。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