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碼監管“幣圈”,比特幣或退出中國,數字人民幣將加速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6月21日訊,工商銀行和支付寶(中國)等多家銀行和支付機構被央行約談,他們被告知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交易活動提開戶等服務。各個機構紛紛表示將行動起來,切斷虛擬貨幣交易活動的資金支付路徑。
我國近期對虛擬貨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央行5月18日發布抵制虛擬貨幣炒作的通知,強調虛擬貨幣并非真正的貨幣需要嚴格監管。
同期,行政部門也對比特幣礦場出手,直接切斷了四川省內礦場的供電。在今年早些時候,國內多個地區都下令驅逐礦場,內蒙古和新疆的許多礦場都已經遷出,如今的中國國內礦場或將徹底退出。
韓國央行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也認為加密貨幣大幅上漲理由不足,其對金融體系有影響。但美國邁阿密地方卻表示,愿意為挖礦提供電力支持。
虛擬貨幣的特征
我國炒作的虛擬貨幣主要是指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這些貨幣又被稱為加密貨幣。
這種貨幣是典型的去中心化貨幣,沒有一個數據中心來管理,每一個參與挖礦的人都能夠掌握了所有貨幣交易相關數據和加密貨幣算法,多一個參與者少一個參與者對這套系統都不構成影響,算法會按照約定給予參與者相應的獎勵。
再加上,每一個挖礦的成員都是匿名的,他們的信息隱藏在復雜的賬號之后。這讓虛擬貨幣的監管變得十分困難。而且,這些加密貨幣組成的網絡根本沒有國界限制,只要連上網絡就可以參與其中,等于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個不受監管的獨立體系。
拜登發表演說
反對虛擬貨幣的各國
中國人民銀行明確指出,炒作和投機虛擬貨幣的行為會影響經濟秩序,更是有利于跨境轉移資產和洗錢等行為。
世界各國的央行和稅務等部門都試圖對虛擬貨幣加強監管,歐洲央行行長在2021年初就呼吁建立一個體系以進行全球監管,并表示洗錢行為用到了比特幣。
埃及等國家也發出警告,強調比特幣等不是官方發行的貨幣,在國內只能使用本國貨幣。
自2009年比特幣誕生以來,該行業收到了美國25億美元的罰單,2021年上任的拜登政府則提出,此類貨幣交易金額在1萬美元以上就需要向國稅局報告。
比特幣行情
從虛擬貨幣到數字貨幣
2021年,比特幣的價格從6萬美元的高點跌到了如今的3萬多美元。但是,要知道在2020年同期比特幣的價格才不過1萬美元左右。
中國人民銀行已經研發了數字人民幣,并進行了實驗。與虛擬貨幣不同,數字人民幣是一種法定貨幣,有國家信譽做保證,受到銀行的監管。
相比于美國,中國的數字人民幣進展要更快,在2020年數字人民幣投入實驗之后美國才提出試點方案。
有分析人士認為,數字貨幣上的優勢將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