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攻略之需求的分類與拆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巡山貓說數據」,作者巡山貓。轉載本文請聯系巡山貓說數據公眾號。
你好,我是巡山貓!
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接觸到的一個問題:我有個需求,幫我做一下唄。我們這兩篇就來聊聊需求。
今天先說說需求的分類和拆解方式,下一篇我們來說說需求的輸出方式及相應的價值分層。
需求的定義與分類
關于數據需求,在DCMM(數據管理成熟度評估模型)中有這樣一個定義:指組織對業務運營、經營分析和戰略決策過程中產生和使用數據的分類、含義、分布和流轉的描述。
舉個例子,業務方讓我們跑個數據,這個就是數據需求;業務方叫我們開發一個指標,這也是數據需求;我們開發數據產品,上線數據系統,這個也是數據需求。
整體來說,從定義中可以看到,數據需求可以劃分為 數據分類,數據含義,數據分布,數據流轉這幾種。
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做需求的時候,都不會這么去定義分類,也不會將需求分的這么細。而是根據干活兒的內容,去定義相關的需求,也就是下圖這種情況。
“我需要一個XX數據,辛苦你幫忙跑一下數據”,“昨天上線了XX產品,辛苦幫忙做一個報表”,這種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需求,這個在大部分同學的工作中占比也最高,我們常說的Sql Boy就是這個類型的需求占比達到了幾乎100%。
而“XX數據又下降了,幫忙看看啥原因”,“我們想要提升GMV,想知道該從哪些方向發力”,這種就是項目需求,也是我們常說的分析需求。這種需求無論對業務還是對自己,成長都很高,我們應該多去做這種需求。
但是這時候,我們就有個疑惑了。我每天都被臨時需求堆滿了,成了所謂的表哥表姐,Sql Boy,根本做不了什么分析,都是雜活。不要急,這個就涉及到需求的拆解了。
需求的拆解與輸出
先說結論,大部分數據需求,我們都可以由 “定 拆 比” 三個步驟來完成。
定:顧名思義,就是定性,定量。定性是指需求的目的是什么,以及需求本身是否正確。定量則是對需求有個初步的量化,即我們需要將需求的口水話,轉化為具體的可量化的業務數據。
很多時候,來了一個需求,我們馬上著手就做,這樣是不對的。因為我們至少要確認兩件事兒,一個是需求對不對,因為不能業務說DAU下降就真的下降了,都有正常波動對吧。
另一個是,你告訴我下降了,你想要知道為啥下降,還是想要提升DAU?也就是說,定性分析的目標,定量的量化需求,我們才能知道需求要什么 。
拆:也就是具體業務的拆分。我們可以將業務的理解,將需求拆分到可以落地的業務單元上,可能是一個商品,可能是一個頁面。只有需求拆解了,我們才能知道數據如何拿到,以及數據如何組合。
我們對于需求的描述都是基于一些大指標。那這些指標如何拆解,落地到業務單元上,由什么構成,這個我們得清楚。拆分能夠將業務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從粗到細的描述出來。
拆分了之后,我們才知道各個業務環節中的情況。知道該從那個業務環節上去做事情。也就是說,通過拆分,我們知道了當前的業務情況是什么。
比:比就是對比。不對比,數據本身就是一個數字,比如我們說今年產品GMV100億,這個數字只是陳述了一個事實,并不能給出一個結論或者觀點。
因為我們不知道100億是多還是少。如果去年GMV是10億,那就是多,如果去年GMV是1000億,那就是少。如果競品的GMV也是100億,那么只能說我們也差不多。
基于對比,我們才能知道數據本身可以傳達出的信息的結論。當然,這個對比,可以是和自己歷史比,也可以和競品比。
我們拆分出了數據,只能知道業務的情況是什么,并不知道每個業務的好壞。那也就不知道基于現狀,業務為什么會這樣,也不知道我們要怎么做。所以我們才要去對比,也就是去了解原因,及構建基于原因的一些后續解法。
根據這三個步驟,我們來舉兩個例子,大家體感會更深一些。
對于臨時需求:
當業務方叫我們跑個XX數據時,我們首先要明確他們為什么要這個數據(定性),再明確下具體的數據口徑(定量)。
根據目的,我們是否能夠提出一些數據側的建議,因為可能業務認為看產品PV能體現出用戶對產品的喜好,但是可能產品的留存率是一個更好的指標。
之后再基于需求去開干。當然,我們得到數據后,也需要基于業務方的目的去有針對性的分析相關數據,直接產出相應的需求結論會大大提升我們日后工作中的話語權。
對于項目需求:
當業務告訴我們GMV下降得有點多,想知道一下原因。我們應該先定量的確定,下降了多少,以及基于這個下降值,定性的判斷到底多還是不多(也就是是否是異常)。
再去根據GMV拆分成人貨場(也可以按照公式拆分),去查看每個維度下的當前數據情況,再對比分析得出相應的下降因素,得到相關的結論,告訴需求方為什么下降。
當然,如果你更往上做一點,你還可以告訴業務如果想要提升GMV,我們可以從哪些方向去改進。
綜上來說,數據需求的處理過程也就是從 需求要什么,到描述現狀是怎么樣的,再到基于現狀,發現為什么及怎么做的一個過程。
很多同學,都在覺得自己是Sql Boy,這個因為我們只做了拆的這一步。
來了一個需求,比如跑個XX數據,我們只是機械的去將想要的數據,拆分成各個數據口徑,用Sql 提取了出來。
我們既沒有去確定這個需求的目標是什么,沒有這個數據是怎樣的,更沒有關心業務拿來怎么用。那你不是Sql Boy 誰是?!
數據分析的價值不在于,我們提供了數據。而在于,我們提供了基于數據事實的結論,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再往上我們還需要基于觀點給出可執行步驟和收益損失預估。
我們只有不斷的提升數據的價值,才能有更多的話語權,才能從Sql Boy轉型到分析問題,輸出策略的道路上。當然,這個就涉及到數據分析的輸出價值了,我們下篇再來說。
知識點總結
以上,就是關于需求的定義與拆分,我們來總結下知識點。
1、數據需求指組織對業務運營、經營分析和戰略決策過程中產生和使用數據的分類、含義、分布和流轉的描述。
2、結合數據需求的定義,數據需求一般可以分為 數據分類,數據含義,數據分布,數據流轉。但是日常工作中,我們更愿意將需求分為臨時需求,項目需求,還有平臺需求。
3、完成一個需求,一般需要“定 拆 比”三個步驟。先定性及定量需求是什么,再去結合需求拆分具體業務,知道現狀是什么,之后再去對比業務的數據,了解為什么現狀是這樣,才能告訴業務方,需要怎么做。
4、如果不想做Sql Boy,表哥表姐,那么需求到來時,我們一定要關心需求背后的目的,結合數據側的理解,給出相應的數據建議;當需求交付時,我們一定要給出相應的數據結論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