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面試官也太好騙了!用書架圖片做視頻背景,提高15%好感度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當坐在你面前的是一位AI面試官,如何提升它的好感度?
給自己加個(虛擬的)書架背景就行。像這樣:

沒錯,不需要其他任何改變,單純改改背景。
AI面試官對你的好感度,一下子就提升了15%!
怎么回事?
AI面試官喜歡什么?
這個AI面試官,來自德國慕尼黑的一家初創公司。
據開發者稱,它能通過分析應聘者的聲音、語言、手勢和面部表情,來快速得出一種名為“大五人格測試”(OCEAN)的結果,包括:
- 開放/求新性O(Openness to experience)
- 盡責性C(Conscientiousness)
- 外向性E(Extroversion)
- 親和性A(Agreeableness)
- 情緒性N(Neuroticism)
其中,前4項得分越高越好,第5項的得分則是越低越好(更不容易情緒化)。
調查者們先是找來了一位女士,用她的自我介紹視頻來“測試”這個AI面試官。

下面這些數據,是這位女士直接面試的結果:

那么,如果她戴上眼鏡呢?

神奇的事情出現了,AI面試官認為,她戴上眼鏡后,盡責性就會降低10分!

那么,試試戴上帽子?

看來AI很喜歡戴上帽子的她。現在,這位女士在AI面試官眼里,看起來更開放、更有責任感、更不容易情緒化了。

有點意思。
接下來,調查者們又讓另一個“應聘者”去測試AI面試官。
先是加個書架:

AI面試官立即“好感大增”,給出了幾乎高出15%的分數。

測試人員又在自己背后放了一張照片。

AI面試官似乎也很喜歡有背景的圖片,也“因此”給出了更高的應聘分數。

不僅如此,就連光線的亮暗,都會影響到AI面試官的心情。

如果視頻亮度更低,AI面試官還會給出更低的分數。

在面部表情、說話語音、語言乃至手勢都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僅僅是著裝、光線、甚至背景,就能改變AI面試官的判斷結果。
這是來自德國巴伐利亞廣播公司(Bavarian Broadcasting)的記者們,對這家初創公司進行調查的結果。目前,這家公司“不愿意透露姓名”。
相關的軟件開發者表示,他們參照了Retorio公司的AI模型訓練方法。
Retorio公司的AI系統,采用了超過12000個不同年齡、性別和種族背景的人的視頻進行訓練。此外,還有2500人在OCEAN評估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性格對結果進行了評價。據Retorio聲稱,這個AI模型評估準確率,能達到人類觀察員的評估準確率的90%。

不過,現在的調查結果,顯然不符合這家初創公司提倡的“公平、公正”的面試。
對此,這家初創公司聲稱,應聘者可以錄制很多次面試視頻,并最終決定應用哪個版本,其中視頻質量也應該被考慮進去。
所有這些過程,面試者都可以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完成。
需要相應約束制度
事實上,目前已經有類似的AI產品,在美國被投入使用。
例如,來自美國猶他州的Hirevue公司(主打視頻面試軟件),就聲稱有700家公司都是它的客戶。

但它的產品,卻受到了來自AI專家的質疑。他們認為,Hirevue生產的軟件,算法和面試結果并不透明。
例如,美國新聞工作室The Markup的負責人Julia Angwin就認為,“面部特征會影響工作表現”這一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最近,Hirevue也確實從他們的產品中移除了“面部表情分析”這個功能。
他們內部評估發現,“視覺分析結果”與“工作表現”,真的沒啥關系……
這家公司,現在計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語音分析”這一功能中去。
而且,“AI面試官”面臨的,不止技術上的質疑。
有人力資源部門經理擔心,如果公司應用了AI面試官,可能會導致應聘人數下降(大家都不愿意申請了)、以及公司數據保護等問題。
對此,圖賓根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Katharina Zweig認為,整體來說,AI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值得被應用,但如果用AI來評判人類行為,絕對會遇到困難。
如果AI的需求量確實非常大,至少也需要對相應的服裝、環境等諸多無關條件作出約束,以免這些因素誤導AI的判斷。
網友評論
對于這次AI的評判結果,有網友覺得非常可笑。
他在自己的背景和臉上P了一堆書,并調侃:好,現在我已經入選了!

但也有網友表示,現實世界里,“書架”確實是個印象加分項。

甚至真的有這種工作:替那些裝成“知識分子”的富人們搭配書架,在上面擺放書籍……
此外,也有網友認為,對于AI模型而言,數據偏見和算法不足,都會導致不可靠的結果。
在達到“真正的AI”之前,“AI”只是個營銷術語而已。

不過,Retorio公司的AI模型,其實也是根據人類面試官的視頻面試結果,訓練得出的。
AI面試官的“偏見”從何而來?確實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