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圖發布“全國十大熱門上班路”:北京后廠村路、大山子路口均上榜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共同發布《2020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報告首次對外發布了 “全國十大熱門上班路”榜單。其中,“北京市龍域西一路-西二旗北路-后廠村路”駕車通勤熱度最高,居于榜單首位。數據顯示,該路段平均駕車通勤里程為3.3公里,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達2.51,駕車通行時間為22分鐘,據核算,早高峰因擁堵造成的人均通勤月經濟損失為167元。
上榜通勤路段中,一線城市除上海外均有路段上榜。北京的后廠村路和大山子路口、深圳去往科技園、廣州去往人民路商圈通勤線路,分別排名第一、第三、第六、第九位,且早高峰時段人均通勤月經濟損失都在160元以上。(月經濟損失=當地人均月工資*延誤時間)武漢去往楚河漢街周邊區域的通勤路線排名第二, 貴陽去往會展城商圈的通勤路線排名第四。
通勤是居民日常出行最主要的場景之一,高峰時段的通行效率是影響城市交通運行健康狀況和居民出行舒適度的關鍵因素。通過高德數據智能——城市交通評診治分析決策系統,可自動發現易擁堵的通勤路段和擁堵關鍵節點,結合對該路段公共交通的整體分析,整體輸出緩堵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通勤出行特征分析、擁堵節點紅綠燈評價及優化建議、定制公交和微循環巴士開設方案等。
以本次位于榜首的路段“北京市龍域西一路-西二旗北路-后廠村路”為例分析。從擁堵時間來看,該通勤路段的擁堵主要集中在早8時至10時和晚21時至24時,其早晚擁堵高峰時段均晚于其他通勤路徑,這與周邊多高新科技產業園并以互聯網企業居多有關。
從空間上看,早高峰的擁堵從后廠村路與上地西路堵點向上游蔓延,并與西二旗北路和龍域西二路堵點形成疊加,擁堵空間范圍較大;晚間的擁堵同樣從后廠村路與上地西路堵點開始蔓延,影響空間相對較小。
而從路口數據指標來看,主要堵點后廠村路-上地西路路口早8時至10時,各進口方向均處于過飽和狀態,尤其是東至西方向,各轉向車輛平均停車次數均大于等于1次,交通壓力較大。再通過“區域內通勤”做精細化評診治,建議通過對此路徑周邊公交線路進行優化來緩解交通壓力,提高通勤效率和便捷性。
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表示,數據智能——城市交通評診治分析決策系統打破了以往對城市交通運行評價指標單一、評價與治理脫節無體系的困局,充分挖掘交通大數據價值,將多元數據融會貫通,創新性地應用于多個場景下的城市交通擁堵“評診治”全流程,實現了針對城市交通擁堵“發現病灶、找準病因、對癥下藥、效果評價”的一體化、自動化和閉環化,可為城市交通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量化參考依據及建議優化措施,助力城市交管部門精準高效治理交通擁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