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即獲巨額融資,我國自動駕駛發展備受青睞
作為破解各種交通難題,實現智慧城市發展的共同選擇,近年來自動駕駛受到了全球廣泛關注。包括眾多國家和企業在內,目前都在積極推動技術研發,探索商業化途徑,健全法律體系,不斷加速自動駕駛行業的向前發展。這其中,作為重要先行者之一,我國得益于各方面利好與機遇的加持,展現出非凡的熱度、極致的速度和顯著的成果。
我國發展熱度非凡
近日,一筆巨額融資的曝出,彰顯了我國自動駕駛的無限風光。1月14日消息,L4級自動駕駛出行公司文遠知行WeRide宣布完成B2、B3兩輪融資,B輪總融資金額達3.1億美元。這成為2021年自動駕駛領域第一筆融資!與此同時,B輪剛剛落下帷幕,文遠知行又快馬加鞭的宣布啟動C輪融資,發展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開年即獲得巨額融資,國內自動駕駛的發展可見一斑。而據了解,資本市場、車企巨頭等對于自動駕駛的青睞早已成為常態。2020年以來,包括小馬智行、馭勢科技等都收獲巨額投資,展現出強勁發展姿態。其中,小馬智行更是一次融資就拿到了4.62億美元的巨款,直接打破當年領域融資記錄,發展熱度一時無兩。
中國自動駕駛企業如此吃香,發展如此活躍,顯然與企業自身和國內整體大環境密不可分。自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興起以來,我國一方面不斷增強企業技術實力和戰略規劃,另一方面持續從法規、資金、人才等多個環節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這使得國內科技巨頭、互聯網公司、汽車廠商等紛紛入局,整體環境也蒸蒸日上。
多方優勢加速凸顯
總的來看,時間來到2021年,我國自動駕駛三方面的優勢已經日漸凸顯。
其一是政策方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1部門目前已經發布最新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其提出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這一戰略的提出,為我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和指導,對行業來說是全新利好。
其二是技術方面。5G作為保障自動駕駛測試和應用的基礎,當前我國5G基站已經建成超過70萬座,5G網絡基本實現主要省市全覆蓋,5G終端數量來到1.8億臺,5G用戶數量超過1.2億人次,5G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同時,國內5G應用和商業化探索也在進一步加快,5G消息等已經推出,這為自動駕駛發展帶來福音。
其三是環境方面。拋開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需求不說,2020年以來,疫情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讓無人配送和無接觸概念變得火熱,這讓行業內外看到了低速自動駕駛的價值與潛力。在此背景下,2021年疫情前景未明,所帶來的影響或將繼續延續,這使得自動駕駛的發展熱度持續升溫,發展機遇不斷凸顯。
未來主要聚焦三點
那么綜合上述機遇,接下來我國自動駕駛該如何發展呢?發展的重點和方向又在哪里呢?
智能制造網認為,2021年我國自動駕駛發展還需遵循以下三點:
首先要理清發展思路。就目前來看,低速自動駕駛的成熟度無疑高于高速自動駕駛,且發展難度也耕地。基于此,企業可以先集中在低速自動駕駛領域發力,獲得商用收益和市場,之后再推動高速領域的發展。同時,在企業發展的選擇上,也應該擺脫過去單打獨斗、說大話的局面,更加腳踏實地,積極與其他企業抱團合作。
其次要明確重點方向。自動駕駛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到高速領域的,但目前高速自動駕駛發展面臨應用場景模糊、盈利模式不清等問題。在此情況下,我國企業一方面要加速自動駕駛的商用領域探索,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深化自動駕駛的盈利模式。現階段,自動駕駛出租、公交和貨車是一個主流方向,不妨持續發力。
最后要完善配套服務。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是一個復雜的工程,不僅是技術上的簡單突破和商用盈利模式的探索,背后還需要安全保障、基礎建設、后服務支持及法律法規的監管護航。基于此,我國企業、行業和政府需要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加強突破與建設,同時各方進行合作,共同促進國內自動駕駛發展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