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戰中前行 2020年5G領域十大事件回顧
時光飛逝,轉眼間2020年已經過去,我們正式迎來了嶄新的2021年?;厥走^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同時我們也看到5G的價值在疫情中凸顯,如線上會議、遠程醫療、紅外測溫、無人配送等這些由5G技術支持的場景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的新舉措。同年5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被首次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一環,5G基站數量持續飆升。數據統計,5G基站數量從2019年12月底的13萬余座,增長到2020年12月底的71.8萬座,覆蓋范圍已擴大到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與此同時,5G用戶數量也在成倍增長,5G的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2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5G信號登上珠峰峰頂,中國移動聯合華為在珠峰6500米前進營地成功完成全球最高5G基站的建設及開通工作,成功實現珠峰峰頂5G覆蓋。
縱觀這一整年,5G領域發生了太多讓人記憶猶新的大事件,而整個行業的發展則離不開這些事件的驅動。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2020年度5G領域十大熱門事件。
1、抗擊疫情 5G大顯身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為了抗擊疫情,武漢開始修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座醫院,集中收治新冠患者。在建設過程中,億萬網友化身“云監工”通過觀看網絡直播,見證了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的快速建成。而這次直播就主要歸功于現場的5G的視頻監控。
在疫情嚴重的階段,一線醫生資源緊缺,急需專家的實時指導,助力醫生救治患者,同時降低醫生查房感染風險。5G遠程會診跨越時間和距離的阻隔,幫助身處異地的醫療專家對疑難、危重疾病進行指導,讓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醫療幫助。
隨著疫情走勢逐漸趨于平穩,不少企業開始復產復工。車站、機場等場所的客流量明顯大增,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對流動人員進行快速有效的體溫篩查,5G紅外熱成像測溫開始在出入口及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場所投入使用。
2、2020年全球5G專利排名:華為第一、中興第三
2020年2月,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了5G行業專利報告。報告顯示,在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兩家中國企業,華為以3147件排名第一,中興通訊以2561件排名第三。
在這份報告中,中國企業申報的5G專利占比32.97%,韓國企業申報的5G專利占比27.07%,歐洲企業申報的5G專利占比16.98%,美國企業申報的5G專利占比14.13%,日本企業申報的5G專利占比8.84%。
5G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當前,世界各國在5G方面展開了激烈競爭。誰主導5G,誰就站在了未來經濟的制高點。如今,有越來越多的5G專利擁有主體來自中國,5G背后的中國企業正在崛起。
3、阿里巴巴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聚焦5G技術研究
2020年3月10日,阿里巴巴達摩院宣布成立XG實驗室,致力于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研究?,F階段,XG實驗室將聚焦5G技術和應用的協同研發,依托阿里生態,為超高清視頻、在線辦公、AR/VR、工業互聯網、智能物流、自動駕駛等場景研究符合5G時代的視頻編解碼技術、網絡傳輸協議等。
目前,阿里巴巴在云計算網絡的關鍵技術上已進行全面布局并實現大規模應用,這為XG實驗室提供了充足的技術儲備。此外,阿里云遍布全球的云數據中心、云網絡和邊緣節點,將為海量的5G終端設備,提供極致的高性能、低延時、高可靠的計算和存儲資源,為5G應用落地提供有利條件。
4、三大運營商聯合發布《5G消息白皮書》
2020年4月8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攜手11家合作伙伴共同發布《5G消息白皮書》。《白皮書》闡述了5G消息的核心理念,明確了相關業務功能及技術需求,提出了對5G消息生態建設的若干構想。
5G消息是傳統短信服務的全新升級,依照交互方式大致可分為兩類:個人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企業與個人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
對于個人用戶而言,5G消息將打破傳統短信對每條信息的長度限制,并增加了對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位置等信息的支持;對于企業而言,5G消息將為其提供與個人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接口。企業可通過文字、語音、選項卡等富媒體方式向用戶輸出個性化服務與咨詢。
5、三大運營商5G信號覆蓋珠峰
2020年4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已在珠峰大本營完成了5G基站建設,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區實現了5G信號覆蓋;4月30日,中國移動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進營地開通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實現5G信號對珠峰北坡登山線路及峰頂的覆蓋;5月27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登山隊登頂測量的高清視頻畫面,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與全世界實時共享。
隨著三大運營商在珠穆朗瑪峰開通5G基站,我國5G信號達到全球目前5G建設達到的最高高度。
6、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內首次實現5G+8K集成制作
2020年5月19日,為迎接2020年全國兩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功進行了國內首次“5G+8K”實時傳輸和快速剪輯集成制作。
當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了“5G+4K/8K+AI”媒體創新應用推廣活動周啟動儀式。在“5G+4K/8K集成制作”展示區,技術人員通過“5G+8K”背包對兩路8K外景信號進行了實時傳輸,同時對收錄的8K信號進行了快速編輯,展現了8K視音頻傳輸和制作流程。
據了解,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以來,積極運用4K超高清電視技術提升電視媒體的質量,運用5G移動網絡增強移動新媒體的制作分發能力,運用人工智能重塑電視媒體的制播流程。不斷深化新技術的應用,推動總臺融合媒體向智慧媒體升級換代。
7、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開展5G共建共享合作
2020年5月20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訂立有關5G共建共享之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開展5G共建共享及內容平臺合作。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合作,是繼中國電信牽手中國聯通之后5G網絡建設行業的第二個聯盟。2019年9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宣布簽署《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將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
在共建共享模式下,5G建設速度翻倍、覆蓋翻倍、帶寬翻倍、容量翻倍、網絡速率翻倍,使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大帶寬、更高速率、更廣覆蓋的5G網絡服務。
8、5G首個演進版本標準R16國際標準完成
2020年7月3日,國際標準組織3GPP宣布R16標準凍結,標志5G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完成。
R16是3GPP史上第一個通過非面對面會議審議完成的技術標準,實現了從“能用”到“好用”,圍繞“新能力拓展”、“已有能力挖潛”和“運維降本增效”三方面,進一步增強了5G更好服務行業應用的能力,提高了5G的效率。
9、全國首個5G無人化智慧礦井投入使用
2020年7月,山東黃金礦業(萊西)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移動、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設計部署的礦井5G+遠程遙控+無人化智能開采技術,正式投入使用,成為全國首家具有5G+無人駕駛技術的礦井。
礦井作業是高危職業,面對礦業施工安全威脅。通過引入5G網絡,實現了運礦車的無人駕駛和遠程控制及鏟運一體,與傳統的人工采挖相比,安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10、工信部:中國5G基站達71.8萬個 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
2020年12月15日,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
據劉烈宏介紹,中國5G發展進入融合創新的關鍵階段,基礎電信、設備制造、垂直行業等多主體協同推進態勢正加速形成。
寫在最后:
自2019年6月我國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以來,5G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諸多行業帶來了機遇與變革,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特別是在2020年這個極其特殊的年份,疫情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給5G建設發展帶來了影響,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國家推出新基建政策,推動5G進入加速發展期,越來越多的5G行業應用實現落地。
現在,2021年的新篇章已經拉開帷幕,對于5G領域來說,新的一年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