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數統計和占用率檢測的5大優勢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4660847/
編譯:iothome
根據最新研究,預計到2025年,人數統計系統市場將從2020年的8.18億美元增長到13億美元。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從零售、辦公室到體育場館和酒店等公共場所的安全和安保問題持續上升。先進的人數統計和占用率檢測物聯網解決方案可提供有關進入和離開建筑物的人員流量以及在排隊、電梯、候客室和浴室等公共區域的密度和停留時間的儀器數據。借助這些信息,企業和建筑物的所有者可以檢測熱點并控制環境條件,從而為租戶、訪客和員工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體驗。
人數統計和占用率檢測的5大優勢
1、確保社交距離實踐
自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來,企業必須對其空間內的訪客數量實施新的限制,以確保遵守政府的社交隔離規定。人數統計系統可以幫助實時跟蹤進入或離開任何給定空間的人數,并在達到容量閾值時向所有者發出警報提醒。
2、簡化清潔服務
出于健康考慮,保持定期的消毒和清潔至關重要。計數數據與占用檢測數據相結合可以查明經常使用和不經常使用的區域。然后,清潔工可以使用這些信息來提高工作效率,并確保在需要時進行清潔操作。
3、提高能源效率和舒適度
了解每個空間的占用率和人流量模式也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業主可以在訪客較多時調低該區域的溫度,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人們的舒適度。另一方面,他們也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在空間不被占用的情況下優化暖通空調,以幫助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可持續性。
4、提高室內空氣質量
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IAQ)可以改善建筑居住者的健康、舒適度和福祉,并降低患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將關鍵的環境指數數據(如二氧化碳水平)與人流量密度信息相結合,企業或建筑業主可以合理地配置通風要求,以降低空氣傳播、疾病和病假的風險。
5、提供額外的安全性
現場檢測傳感器還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如火災、入侵或其他安全威脅)提供人員所在位置的實時數據,以確保及時提供幫助和救援。
人數計數和占用傳感器的類型
1、被動紅外
最常見的物聯網占用傳感器是使用被動紅外技術的簡單而廉價的運動檢測傳感器。這種解決方案的挑戰在于,除非居住者產生大的活動,否則數據無法捕捉到個體的存在。例如,如果有人坐在辦公桌旁工作,這些運動傳感器將不知道是否有人在場,除非他們起身并開始移動。這種傳感器也只會顯示一個區域是否被占用,而不顯示其中有多少人。
2、微波
微波傳感器發出脈沖并測量運動物體的反射。它們比紅外傳感器覆蓋的面積更大,但價格昂貴并且容易受到電干擾。
3、超聲波
另一種常見的占用傳感器是超聲波傳感器,它會在人的聽覺范圍之外發出高頻聲波,并利用回波的多普勒效應來檢測人員。這些傳感器的問題是,它們通常會拾取其他細微聲音,比如風扇、冰箱電機,甚至是遠處的腳步聲,這可能導致讀數不準確。
4、雷達
基于雷達的人員計數傳感器,根據預先校準的因子指數,通過收集給定區域每個人的“平均身體運動值”來計算人數。這種傳感器不使用攝像頭、麥克風或識別系統,從而確保了個人隱私和安全,此外,它也不受照明條件的影響。另一方面,基于雷達的物聯網占用檢測傳感器可監測占用者的呼吸和心臟跳動的微振動模式。通過對人體生命體征的持續掃描,可以在幾秒鐘內確定真實存在和停留時間,準確率為99.9%。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組織意識到效率低下和成本浪費。隨著人們對能耗、健康和保健以及居住者用戶體驗的日益關注,將人員計數和占用檢測解決方案納入設施管理可以顯著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