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循環語句代碼詳解:while、for、break
.1 while循環
循環語句是程序設計中常用的語句之一。任何編程語言都有while循環,Python也不例外。while循環的格式如下所示。
- while(表達式):
- …
- else:
- …
while循環的執行過程:當循環表達式為真時,依次執行while中的語句。直到循環表達式的值為False,程序的流程轉到else語句。其中else子句可以省略,表達式兩側的括號也可以省略。
注意:while循環中的else子句也屬于循環的一部分,最后一次循環結束后將執行else子句。
下面這段代碼演示了while循環的使用。程序首先要求輸入5個數字,然后依次輸出這5個數字。
- # while循環
- numbers = input("輸入幾個數字,用逗號分隔:").split(",")
- print(numbers)
- x = 0
- while x < len(numbers): # 當x的值小于輸入字數的個數的時候,執行循環內容
- print (numbers[x])
- x += 1 # 一個循環結束時給x加1
【代碼說明】
- 第2行代碼使用input()捕獲輸入。按照提示輸入5個數字,并用逗號分隔。input()根據輸入的逗號,生成一個列表。
- 第3行代碼輸出列表numbers的內容。
- 第4行代碼定義變量x的值為0。
- 第5行代碼循環列表numbers。
- 第6行代碼輸出列表中第x+1個數字的值。
- 第7行代碼,每次循環使變量x增1。
下面【例3-6】中的這段代碼演示了else子句在while循環中的使用。當變量x的值大于0時,執行循環,否則輸出變量x的值。
【例3-6.py】
- # 帶else子句的while循環
- x = float(input("輸入x的值:")) # 接收用戶輸入的數字并轉換為float類型
- i = 0
- while(x != 0): # Python 3中的不等于不再使用<>,一律使用!=
- if(x > 0):
- x -= 1 # 如果x大于0,則減1
- else:
- x += 1 # 如果x小于0,則加1
- ii = i + 1
- print( "第%d次循環:%f" %(i, x))
- else:
- print ("x等于0:", x)
【代碼說明】
- 第2行代碼輸入變量x的值。
- 第3行代碼定義變量i,變量i表示循環次數。
- 第4行代碼,給出循環條件x != 0。如果x不等于0,則執行第5行代碼;否則,執行else子句的內容。
- 第5行代碼,判斷變量x的值是否大于0。
- 第6行代碼,如果x的值大于0,則每次循環都減1。
- 第7行代碼,判斷變量x的值是否小于0。
- 第8行代碼,如果x的值小于0,則每次循環都加1。
- 第9行代碼,每次循環使變量i的值加1。
- 第11行代碼,循環結束,else子句輸出變量x的值。輸出結果(假設輸入數字為0):x等于0:0。
在使用循環語句時,應注意循環表達式的布爾值,避免出現死循環。死循環是指循環條件永遠為真的循環。例如:
- i = 1
- while i > 0: # i永遠大于0
- ii = i + 1
- print(i)
這段代碼就是一個死循環,變量i的值永遠都大于0。
2. for循環
for循環用于遍歷一個集合,依次訪問集合中的每個項目。for循環的格式如下所示。
- for 變量 in 集合:
- …
- else:
- …
for…in…循環的執行過程:每次循環從集合中取出一個值,并把該值賦值給變量。集合可以是元組、列表、字典等數據結構。其中else子句可以省略。
注意:for循環中的else子句也屬于循環的一部分,最后一次循環結束后將執行else子句。
for…in…循環通常與range()函數一起使用,range()返回一個列表,for…in…遍歷列表中的元素。range()函數的聲明如下:
- class range(object)
- range(stop) -> range object
- range(start, stop[, step]) -> range object
【代碼說明】
range()返回一個range對象,列表的元素值由3個參數決定:參數start表示列表開始的值,默認值為0;參數stop表示列表結束的值,該參數不可缺少;參數setp表示步長,即每次遞增或遞減的值,默認值為1。
下面【例3-7】中的這段代碼遍歷range()生成的列表,過濾出正數、負數和0。
【例3-7.py】
- # for in語句
- for x in range(-1, 2):
- if x > 0:
- print ("正數:",x)
- elif x == 0 :
- print ("零:",x)
- else:
- print ("負數:",x)
- else:
- print ("循環結束")
【代碼說明】
- 第2行代碼遍歷range(-1,2)生成的列表。range(-1,2)返回的3個數字分別為-1、0、1。每次循環結束,變量x的值依次為-1、0、1。
- 第3行代碼判斷變量x的值是否大于0。
- 第4行代碼輸出正數的值。輸出結果為“正數:1”。
- 第5行代碼判斷變量x的值是否等于0。
- 第6行代碼,輸出結果為“零:0”。
- 第8行代碼,輸出負數的值。輸出結果為“負數:-1”。
- 第9行代碼并沒有結束for循環,else子句執行后循環才結束。輸出結果為“負數:-1”。
在C、Java語言中,支持如下結構的for語句。
- for(表達式1; 表達式2; 表達式3)
- 語句塊
Python不支持這樣的for循環。如果需要編寫類似功能的循環,可以使用while循環。例如:
- x = 0
- while x < 5:
- print(x)
- xx = x + 2
while循環的寫法比較瑣碎,需要比較判斷。因此,對此也可以使用for循環,借助range()函數來實現。例如:
- for x in range(0, 5, 2):
- print (x)
【代碼說明】
輸出的數字在[0,5)這個區間,不包括5。每次循環結束,x的值加2。輸出結果:
- 0
- 2
- 4
這里只用了兩行代碼就實現了傳統for循環。如果要用條件表達式作為循環的條件,可以構造range()函數來實現。
3. break和continue語句
break語句可以使程序跳出循環語句,從而執行循環體之外的程序,即break語句可以提前結束循環。例如,模擬switch分支結構使用了break語句。
- operator = "+"
- x = 1
- y = 2
- for case in switch(operator): # switch只能用于for... in...循環中
- if case('+'):
- print (x + y)
- break
- if case('-'):
- print (x - y)
- break
- if case('*'):
- print (x * y)
- break
- if case('/'):
- print (x / y)
- break
- if case(): # 默認分支
- print ("")
【代碼說明】
第7行代碼中使用了break。當變量operator的值為“+”,則執行表達式x + y,然后中斷switch分支結構,后面的case分支都不會執行。此時輸出結果為3。后面的break作用相同。當匹配到某個case后,程序將跳出switch。
如果第一個case不使用break子句,程序將輸出兩個值,分別是3和-1。因為執行完輸出表達式x + y后,分支結構并沒有中斷,程序將流轉到下面一個case。然后繼續計算表達式x – y的值,遇到后面的break語句才退出分支結構。break語句在循環結構中也有類似的作用。【例3-8】中的這段代碼將從0到99中查找用戶輸入的值。
【例3-8.py】
- x = int(input("輸入x的值:"))
- y = 0
- for y in range(0, 100):
- if x == y:
- print ("找到數字:", x)
- break
- else:
- print("沒有找到")
【代碼說明】
- 第1行代碼捕獲用戶輸入的值,并把該值轉換為int類型,賦值給變量x。
- 第2行代碼定義一個變量y,變量y用于暫存需要遍歷的列表的值。
- 第3行代碼使用for…in…循環遍歷range(0, 100)返回的列表。range(0, 100)的返回值為0、1、2、…、99。
- 第4行代碼判斷輸入的值是否等于列表中的值。如果條件成立,輸出查找到的數字,并立即退出循環。循環結束,后面的else子句將不會被執行。
- 第7行代碼,當沒有找到輸入的值時,else子句后面的代碼將被執行。
注意:break語句不能運行在循環體或分支語句之外,否則,Python解釋器將提示如下錯誤。
- SyntaxError: 'break' outside loop
continue語句也是用來跳出循環的語句,但是與break不同的是,使用continue語句不會跳出整個循環體,只是跳出當前的循環,然后繼續執行后面的循環。
- x = 0
- for i in [1,2,3,4,5]:
- if x == i:
- continue
- x += i
- print("x的值為", x)
【代碼說明】
- 第1行代碼將x賦值為0。
- 第2行代碼使用for...in...語句遍歷列表[1,2,3,4,5]。
- 第3行代碼將x與i進行比較,如果x與值i相等,則執行第4行的continue語句,停止當前循環,即不再執行第5行代碼,繼續執行下一個循環。
- 第6行代碼打印出最終的結果,輸出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