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首場“一對多”人機競賽開打,AI律師合同審核超越人類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作為最古老也最精英的工種之一,法律服務正加速進入“AI時代”。在12月4日舉行的法律界首場AI“一對多”人機競賽上,“AI律師”與人類律師同臺PK了必備技能——合同審核。針對5份預埋了50個風險點的租賃合同,阿里達摩院AI不到1分鐘就完成審核運算,準確率達到96%,速度遠超人類,審核質量與參賽的知名律所律師相媲美。
人類律師正緊張審核合同
這場賽事由浙江大學和達摩院聯合主辦,賽場設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人類組、機器組和人機混合組共5支隊伍列隊出賽,他們要在30分鐘內審核5份總計近2萬字的租房合同,找出合同中的風險點。
比賽幾乎剛開始,達摩院的AI律師就宣布“審查結束”、自動交卷。AI以96%的準確率,戰勝兩支各由1位律師和3位法學生聯手組建的4人隊伍。不過,最終的冠軍是人機協作組,AI先預審,人類律師復審后,發現了更多疑難風險點。
比賽進入倒計時,機器組早早交卷,人類組仍全力應戰,剛交卷的人機組如釋重負
合同審核是法務工作的重要內容,數據顯示,許多大型企業通常每年要維護上萬份有效合同,這種機械重復、高度消耗的工作占據了法務人員大量精力。AI律師的出現,使得合同審核的自動化成為可能。
達摩院AI已練就庭審記錄、助理審判、文書質檢、合同審核等近十項法律技能。2019年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與達摩院合作,實現了從立案到裁判文書生成的全流程智能化審判系統,有效分擔了法官工作量,試點單位當庭宣判率提升至90%,結案時間從40天縮短到50分鐘。
目前達摩院語言AI主要應用到以下兩個領域:
智能司法領域:首創全流程智能化審判系統,提供自動立案審查、庭審筆錄優化、法官話術生成、證據分類、證據三性認定、證據鏈生成、金額計算、庭審爭議焦點生成、庭審摘要生成、風險點審查、法條預測、結果預判、裁判文書生成 共12種能力,在目前的金融借貸和民間借貸案件類型中,能覆蓋80%的案件量,在浙江省高院試點單位庭審案件中,將當庭宣判率提升至90%,結案時間從40天縮短到50分鐘。
智能合同領域:覆蓋了合同全流程,提供合同信息抽取、合同審查、合同比對、合同摘要、相對方風險等全方位智能化能力,能夠大幅縮短合同處理流程,并有效提升用戶的合同風險預警能力。目前已經覆蓋10種常見合同類型,可根據公開法律及工商信息排查相對方風險。技術已在云南電網等大型國企中落地,以高達97.8%的審核準確率通過了專家評審。

達摩院語言智能AI能對合同的條款完備性、要素邏輯、相對方風險和合法性進行全方位審查,精準定位不同類型的“bug”并給出修復建議。其背后運用了阿里巴巴最新深度語言模型體系ALICE(Alibaba’s Collection of Encoder-decoders),該模型在多個國際人工智能比賽中斬獲第一,能讓機器理解包含復雜邏輯思維的人類語言。基于ALICE,達摩院語言智能AI還學習了近萬份合同,形成了包含龐大合同知識圖譜的推理引擎。
阿里巴巴語言智能ALICE在多個國際人工智能比賽中斬獲第一
其背后算法基于阿里最新深度語言模型體系ALICE中的預訓練模型StructBERT,針對合同場景進行了多項優化,包括將合同知識庫融入結構化模型,使用合同條款和合同要素的多任務學習,基于語義圖的合同條款識別,跨領域合同要素抽取模型等。
“人類律師擅長處理疑難問題,AI在信息檢索、查漏補缺上很強,兩者協作可以大大提高合同審核等法務工作效率。”澤大律師事務所參賽律師陳允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