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是打破邊緣與混合云數據管理瓶頸的關鍵
近期,IDC公布了其對2021年及未來全球IT行業的預測: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大環境下,全球商業生態系統以及人們日常生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震蕩,到2021 年底,80% 的企業將以比疫情前快一倍的速度推進轉型,建立一種具有云特點的基礎架構和應用程序的機制的數據中心。
對于IT行業,在某種意義上,我認為震蕩和變化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越是這樣的時期,越能加速創新技術和應用的發展,各領域將可能產生為產業和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最佳實踐。當然,基礎架構和數據中心轉型實踐不應該是分散的單一成果,而應當是相互加成、相得益彰的成果。此過程關乎如何支持多種架構和流程,而非部署單個解決方案。新的創新系統也必須與現有系統共存,相互協調與兼容,提供具有可擴展需求的核心業務應用。
HCI讓混合云環境管理變得更輕松
如今,超融合基礎架構 (HCI)解決方案在全球范圍內需求強勁;IDC預測,超融合存儲市場將在2020實現89億美元的市場規模,2020-2024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0.7%。那么,如何在現有平臺的基礎上采用HCI這一革命性的解決方案,已經成為當前數據中心發展過程中亟需解決的重大挑戰之一。
HCI提供了一種最適合混合云部署的模塊化方法,能夠將工作負載置于最佳環境中,以滿足配置文件在性能、可用性、成本和安全方面的需求。HCI不僅僅是基礎架構,更代表著多云平臺上的工作負載服務級目標,它將服務器、存儲、網絡、虛擬化資源和端到端的系統管理和操作管理功能集成在一起,提供在傳統存儲、基于HCI的混合云和公有云等環境之間的無縫數據移動。
當企業組織面臨著增加數據中心資源的需求時,HCI還能夠降低融合基礎架構、超融合基礎架構以及VMware Cloud Foundation之間的管理復雜性,幫助企業用更少的軟件更高效地管理一個更專注的IT團隊,從而讓工作更加敏捷、簡便,進而提高生產力。從VM到硬件組件,HCI在整個堆棧中提供管理能力,支持用戶根據整個平臺的運行狀況做出明智的決策。
與此同時,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演變是漸進式的,這使得企業可以平衡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投資。傳統的SAN和現代的超融合基礎架構支持不同業務在敏捷性、規模、成本和可用性方面的需求。傳統的三層架構和融合基礎架構提供了最佳組件的靈活性,HCI則以其緊湊的設計和隨增長擴展的靈活性大幅提高了業務敏捷性。
超融合基礎架構需與傳統架構融合為一
如今,企業 IT 團隊正在加快應用程序的現代化步伐,希望從本地交付 IT 服務,但同時具有公有云的速度和效率。全面的企業云平臺彌合了傳統基礎架構和公有云服務之間的鴻溝,而HCI恰好是本地以及混合云的核心。
雖然HCI因其模塊化方法、數據本地性和服務器端經濟性而適合于混合云部署,但如果不對IT策略和業務發展方向進行仔細評估便盲目采用新架構,便會有創建另一個數據孤島的風險。在HCI完全投入使用、成為一等工具時,您必須確保它能和數據中心的其他部分進行交互,否則可能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卻創造出一個新問題。
Hitachi Vantara最新的超融合基礎架構產品Hitachi Unified Compute Platform (UCP) HC和Hitachi UCP RS,可在更大范圍內幫助客戶獲得更多優勢,包括借助新的Hitachi UCP Advisor獲得的更快配置速度、經認證的SAP HANA工作負載支持,以及搭載了英特爾最新的Cascade Lake Xenon Refresh處理器而帶來的更高性能。
與許多單向HCI供應商不同,Hitachi Vantara的HCI無縫集成了現有的外部SAN,并通過VMware Cloud Foundation提供了通往混合云的最快路徑。同時,通過UCP RS和外部SAN部署混合云的靈活性,企業能夠充分利用現有存儲投資,并選擇最優平臺來部署完成SLO需求的工作負載。
數據中心 – 公有云 – 服務供應商 – 邊緣 – 數據中心
得益于其一致性、靈活性和敏捷性,SAN、HCI和公有云無縫架構的價值大于單個解決方案的總和。統一管理軟件能夠極大地促進傳統融合基礎架構和HCI 集成設計的實用性。Hitachi Vantara 更新后的HCI 產品組合帶來了經過增強的Day 0 – Day 2 的管理性能,其中包括升級后的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可對整個HCI 堆棧進行無干擾升級。
Day 0 – Day 2配置 – 自動化工作流 – 健康的監測功能 – 固件升級
當然,Hitachi Vantara會繼續加大創新投入以支持我們的客戶應對新的趨勢和需求,并在最緊要的時候為企業提供緊跟業務需求的IT敏捷性,更快地響應客戶的業務需求,同時作為增強長期的數字彈性、實現業務擴展和確保更大業務運營靈活性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