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數字文旅新生態
11月2日,華僑城集團與騰訊公司在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根據協議,雙方將強強聯合,構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基于各自資源和技術優勢,推動旗下各業務板塊深度合作,促進線上線下消費和應用場景加速融合,共同推進智慧化、新文旅、新基建、大數據、大生態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加速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騰訊副總裁,騰訊云總裁邱躍鵬;騰訊黨委副書記、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沈丹;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文旅總裁曾佳欣;騰訊云副總裁徐翊鳴;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姚軍;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曉雯;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劉鳳喜等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作為一家國際知名的科技互聯網公司,騰訊在互聯網技術、流量、內容、支付、產業生態等方面擁有深厚的積累與精準的前瞻能力。在智慧文旅領域,騰訊已與多地政府開展合作,為當地景區打造全流程的智慧化管理服務模式,推出了“一機游”、智慧景區、智慧文博等完整解決方案,并實現了規模化落地。
華僑城集團作為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的領軍企業,目前位列全球主題公園集團第三、亞洲第一,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國旅游集團20強”的企業。35年來,華僑城始終以市場為導向,順應文化和旅游消費提質轉型升級新趨勢,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旗下主題公園、旅游度假區、文化演藝、藝術場館、特色小鎮、美麗鄉村、都市文化旅游綜合體、精品酒店等多業態齊頭并進,打造了一批具有行業示范效應的標桿產品。
近年來,新一代數字技術和一系列高新技術正加速融入文化和旅游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進的新動能。面向“十四五”,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速形成的背景下,華僑城積極擁抱互聯網,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主動探索、推動主營業務與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助力主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華僑城和騰訊的合作由來已久,雙方此前已在主題公園、旅游度假區、即時通訊軟件、視頻、新聞等多領域開展了長期合作。以深圳東部華僑城旅游度假區為例,2018年,該景區依托騰訊云AI技術,率行業之先上線“刷臉入園”功能,邁出了景區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成為騰訊云人臉識別技術賦能文旅應用場景的標桿案例。
今年,由騰訊視頻推出的綜藝《創造營2020》,其錄制地點便落在深圳東部華僑城旅游度假區,現象級節目與高品質旅游景區場景的深度互動,加速了各自客群的跨場景滲透和多媒體融合。此次華僑城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味著雙方從過往個體業務層面的合作進一步上升到全面戰略層面的合作,自上而下深化全面合作共識,推動頂層設計與業務探索良性互動、形成合力。
各自領域龍頭企業的強強聯合,無疑將加速雙方業態的充分交融和轉型升級,其想象空間可謂無遠弗屆。據悉,在整體智慧化提升方面,雙方將發揮華僑城文旅場景優勢及騰訊互聯網優勢,依托“旅游+互聯網+金融”模式開展深入實踐合作,探索新形勢下的場景智慧化,實現智慧全域旅游、智慧城市等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并據此建立覆蓋全國范圍的產品服務網絡;在新文旅融合賦能方面,華僑城將發揮“文化+”的跨場景優勢,實現優質文化內容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據此打造豐富的主題場景、主題服務、主題產品,以文化IP創新賦能旅游、城鎮化等產業,讓文化內容更富有生命力。
在大數據價值深挖方面,針對各種場景,雙方將共同開展大數據分析及衍生運營,促成流量互導、數據共贏的合作成果;在生態互聯互通方面,將通過產業聯盟、基金等方式開展資本合作,開放共享,加強生態企業與平臺及生態企業之間的合作,推動雙方核心業務創新升級。同時,華僑城和騰訊還計劃采用成立合資公司、業務合作優先等多種合作方式推進雙方在各領域的具體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升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
華僑城集團與騰訊公司多年來扎根深圳,且同為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十四五”規劃將啟的歷史交匯期,雙方戰略攜手是立足新征程的新作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速構建的當下,深度契合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文旅融合發展戰略,有助于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步伐和支持文旅行業疫后復蘇,也是雙方努力續寫“春天的故事”的積極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