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比賽篇:當足球走進高科技時代 用“大數據”解讀比賽
在現代科技的推動下,大數據逐漸滲透到體育領域,大數據技術在足球這項世界第一大運動中更是被廣泛應用。之前國足與馬爾代夫的比賽之后,網上就曝出了賽前魯能通過自己的大數據系統將執法主裁的資料分享給了國足團隊以便球員了解該裁判的執法風格。當然大數據的應用范圍也不只是在了解裁判的執法風格,球員引進、戰術布局、球員訓練、技戰術安排等各個領域和大數據的聯系都越來越緊密。不過不同于一線隊更關注于用大數據提高球員的臨場發揮和比賽的結果,大數據應用在青訓領域則更需要關注球員的長期發展,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幾個方面了解魯能足校大數據在青少年球員成長方面的作用。
上次為大家介紹了魯能青訓大數據后臺與訓練相關的內容,這次我們來為大家介紹大數據如何影響球員在賽場上的表現和備戰比賽的狀態。
不同于訓練,比賽的相關數據和指標要多得多,專業程度上也不是日常訓練可比擬的。想要獲得一份完整的比賽報告,我們需要將比賽的錄像交由專業的英國數據公司來完成更加細致的數據分析,一場比賽的處理時長大概在1-2天左右。當遇上“濰坊杯”這種比較重要的大型賽事,為了讓球隊在密集的賽程里對自身比賽中存在的問題和對手的特點有足夠的了解并做出及時針對性的布置,這個過程就被大大縮短,上午比賽的數據一般在下午比賽之后就能獲得,而下午場的比賽數據在第二天一早就能及時查看。
“比賽數據分析”

有不少球迷都對Whoscored、創冰等網站的各項球員數據有所涉獵,詳盡的比賽數據更是讓普通球迷大開眼界,數據的意義在于能讓我們從數字的角度更直觀地看出球員和球隊的技術風格。因為青少年賽事關注度比較低,青訓隊伍想通過這些數據網站查詢自己的比賽數據無異于癡人說夢,而且這些網站對于普通人來說異常詳盡的數據,對于球隊的教練員來說卻是遠遠不夠。
以2018年“濰坊杯”半決賽山東魯能面對皇家西班牙人為例,球隊主教練郭侃烽通過大數據系統獲得了西班牙人過去三場比賽的各項數據,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相當具有針對性的戰術設計:西班牙人在小組賽中雖然取得3連勝,攻入5粒進球,但是他們的進球時間都相對靠后,在魯能強勁的攻勢下比賽第5分鐘田玉達便接隊友傳中攻入一粒精彩進球,盡管在半場結束前西班牙人將比分扳平,下半場魯能又是利用西班牙人整體陣型前壓過大,反擊時獲得3打3的局面,替補上場的劉超陽接到季勝攀傳球利用速度和體力優勢再次將比分超出,接下來的時間魯能站好防守陣型,沒讓西班牙人再次扳平比分,魯能2-1爆冷擊敗更被看好的西班牙人闖進決賽。
傳球矩陣也是大數據中極具特色的一點,它能讓教練員清楚地看到對方陣中球員間的傳球次數,從而推斷出核心球員的傳球意圖,進而提前在戰術上進行針對性的布置。以前兩年巴薩為例,梅西后撤中場斜長傳找到后插上的阿爾巴,阿爾巴低平傳中或者倒三角助攻梅西的戰術配合被稱為經典的“巴西連線”,但是當阿爾巴這個接球點或者梅西的傳球空間被限制,阿爾巴助攻上前留下的大片防守空間就屢次被拿來做文章。

“比賽錄像分析”
在大數據后臺我們能獲得的當然不僅僅只有數據,還有比賽錄像。不少球迷可能會說錄像誰沒見過,比賽集錦我還天天看呢。但是魯能大數據后臺被處理過的錄像卻沒有那么簡單。像球迷一樣按時間順序再看一次比賽錄像對于球員和教練來說不僅意義不大還浪費時間。要成功地汲取經驗,我們需要對視頻內容進行簡化與提取,確保每個人都能把握視頻、數字以及數據表中的要點。大數據根據比賽中球員所貢獻的數據,將比賽錄像割裂成無數個可重合的片段,球員和教練可以通過點擊關鍵的比賽時間,從錄像中得悉導致關鍵節點發生的原因。換言之,球員和教練可以通過分析比賽中最重要的幾個節點,并以此為依據在即將到來的后續比賽中克服球隊的短板。

通過對比賽關鍵節點的分析,教練們可以提高球員的閱讀比賽能力和技戰術分析能力,加強對足球運動更深層次的理解。在今年因為疫情球員不得不隔離在家時,魯能青訓教練組選取部分經典比賽,要求隊員對比賽進行技戰術分析。教練員利用線上教學,幫助球員逐一講解問題,手把手地教隊員如何分析比賽,讓球員逐漸學會看頂級比賽如何發展,頂級運動員如何閱讀比賽,不同位置在比賽中怎樣做到平衡、保護、拉開,如何去從四個時刻看比賽和分析比賽。
這種針對性的輔導和教學,有效地提高了球員的獨立思考能力,加強了球員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讓球員在個人技戰術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大數據在運動訓練中應用的核心就是預測,實質是從數據中尋找規律,提升認知能力,從而進行預測并指導決策。傳統的人工記錄球員訓練表現,存在易受主觀因素影響、工作量過大、統計不準以及資料保存不易等缺陷,我們現在使用的大數據系統更能夠即時、全面地生成具有訓練指導價值的、足夠體量的數據。大數據的這種洞察與分析能力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足球這項運動的規則,我們也期待著未來足球在大數據的輔佐下能夠出現更多激動人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