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Mesh的關鍵:邊車模式(sidecar);又要開車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姐姐味道」,作者小姐姐養的狗 。轉載本文請聯系小姐姐味道公眾號。
哎,又堵車了。
記性好的同學,一定記得我們那輛敞快明亮的JMC 。擁有一輛JMC,任嘶吼的狂風穿過車窗打在臉上,是一件無比暢快的事情。
這次的車不一樣。有點高級。開的猛的時候,狂風能夠掀掉頭盔。
仔細觀察上面的這輛車,它有三個輪子。其中左邊多出來的輪子和座位,就叫做邊車。它是可拆卸的,加上之后,就可以帶人兜風了。
邊車模式(sidecar),就像是梅超風對于陳玄風,莫邪對于干將。由于和比較前沿的ServiceMesh概念息息相關,所以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你到網上去隨便一搜,都是晦澀難懂的概念。要了解下一代微服務,提前布局,需要啃一些枯燥的知識。
隨著我的介紹,你會發現sidecar模式,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模式。但是不要著急,這輛車形狀怪異的交通工具,我們依然能夠駕馭。它的概念很簡單,只不過有很多使用限制。
一步步升級
注意:下面都是邊車模式,只不過有的邊車實在是簡陋。
<1>
大家都知道,微服務是復雜的,引入了一系列的問題,服務治理顯得尤關重要。比如日志收集、服務監控、服務治理等。
比如上面這張圖,我們在一個Linux服務器上,部署了四個進程。其中,web服務是最主要的進程,其他進程只是作為一些附加功能部署上去的。
其實,這三個圓圈,就是邊車的功能。只要把它給掛載上,上面的服務就擁有了這些功能。
但對于這三個組件的配置,是相當復雜的。我們需要很多重復的工作。
<2>
上面這張圖,通過將Web應用與我們的輔助應用打包在一塊,進一步增強了 不可變性。擁有了容器的加持,我們就能夠靠約定來簡化打包和發布操作。比如,上面的各個組件就可以通過localhost直接通信。
但可惜的是,我們的這些輔助程序,都是作為docker容器里的進程去啟動的,這種 富容器模式 有諸多缺陷,不符合不可變基礎設施的理念,所以并不值得推薦。
<3>
k8s的Pod,在容器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一個Pod中可以包含多個容器。如下圖,基礎服務和Web服務可以分別獨自構建,最后以Pod作為載體,搭上便車就可以了。
為了更加顯著的看到這個過程,下面這張圖以日志收集為例,介紹了兩個pod,相同日志收集docker容器的拓撲圖。
從上面的演進過程我們可以看到。邊車,就是輔助或者基礎程序而已。但如何方便的管理這些附加的程序,我們有不同的組織方式。只有高度的抽象層次,才能進行方便的組裝與設計。
<4>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看一下ServiceMesh經典的兩張圖了。
我們把Web應用(業務服務),抽象成綠色的方塊。然后把輔助組件(sidecar),抽象成藍色方塊。在一個相對簡單的環境中,我們的部署方式如下所示。
由于輔助組件并不能單獨存在,所以它們都依附在綠色的服務上面。
我們抽調服務集群的血肉(Web服務),只留下它的筋骨(sidecar),就可以獲得下面這張圖,這就是ServiceMesh。可以看到里面的連接線條是非常復雜的,人工不可能完成,只能依靠平臺去管理。
任何東西只要一上規模了,就體現了它的復雜度。這還僅僅是只有36個服務節點的拓撲圖。
不要小看這一個小小的藍色方塊。它不僅僅可以是一個輔助程序,而且可以成為基礎設施。現在典型的service mesh,分為`數據平面`和`控制平面`,大多數落地的企業使用proxy方式實現了數據平面,對控制平面的實現有限。
像比較流行的Istio,通過負載均衡、服務間的身份驗證、監控等方法,它可以輕松地創建一個已經部署了服務的網絡,而服務的代碼只需很少更改甚至無需更改。通過在整個環境中部署一個特殊的 sidecar代理,為服務添加 Istio 的支持,而代理會攔截微服務之間的所有網絡通信,然后使用其控制平面的功能來配置和管理 Istio。
我們看下它官方的功能描述:
- 為 HTTP、gRPC、WebSocket 和 TCP 流量自動負載均衡。
- 通過豐富的路由規則、重試、故障轉移和故障注入對流量行為進行細粒度控制。
- 可插拔的策略層和配置 API,支持訪問控制、速率限制和配額。
- 集群內(包括集群的入口和出口)所有流量的自動化度量、日志記錄和追蹤。
- 在具有強大的基于身份驗證和授權的集群中實現安全的服務間通信。
可以說,ServiceMesh將業務屬性剝離了出去,只剩下一張大網,涵蓋了所有運維和基礎服務的工作。
要用它,不能說是沒有代價的。其中有兩點比較重要:
網絡包通過層層的代理和轉發(Ambassador模式),效率會降低,排錯會變困難。
需要按照這個網格的規范進行改造,也就是寫一堆適配器(Adapter模式)。
SpringCloud的Sidecar
說到適配器,就不禁想起了SpringCloud的Sidecar。
Java里要說玩新概念,怎么能少的了Spring家族?SpringCloud同樣有一個sidecar的組件,它的maven坐標如下。
- <dependency>
-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 <artifactId>spring-cloud-netflix-sidecar</artifactId>
- </dependency>
它做的事情,更加像一個適配器。它能把一個普通的php或者nodejs服務,偽裝成一個正常的SpringCloud服務。
通過簡單的配置,我們就可以讓一些其他語言開發的Web應用,加入到SpringCloud體系中來。
它的使用比較簡單,在此不過多介紹。
End
可以看到,我們今天的這輛車,雖然簡陋,但是很高級,甚至和最前沿的ServiceMesh掛鉤了。在這里,我實在是佩服計算機界的名詞創造能力和抽象能力。一個簡單的生產者消費者,玩出了響應式編程;一個簡單的邊車模式,玩出了ServicemMesh。
雖然這個東西比較新,但比起什么中臺概念來,能夠落地不務虛,是更加有技術說服力的。因為中臺搞不死程序員,但會搞死公司。
未來還會有什么奇形怪狀的交通工具呢?這是個未知數。請搭上xjjdog的輕便列車,一塊探索吧。
作者簡介:小姐姐味道 (xjjdog),一個不允許程序員走彎路的公眾號。聚焦基礎架構和Linux。十年架構,日百億流量,與你探討高并發世界,給你不一樣的味道。我的個人微信xjjdog0,歡迎添加好友,進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