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屯的幾百G電子書沒啥用,刪了吧!
張大胖看了一眼自己的網盤,已經有幾百G了,全是電子書和視頻。
組成原理、 數據結構、操作系統、 網絡、數據庫, 每個主題都好幾本, 不帶重樣的。
進階、高級、 解密、 白話、大話、漫畫、實戰、Head Frist系列, 一個都不能少!
還有各培訓機構泄出來的教學視頻,基礎班、 就業班,一頭扎進xxx 、BAT面試資料包、架構視頻。。。
這些資料,只有在第一次保存的時候,才會被匆匆掃過一眼,然后就呆在角落吃灰了。
張大胖想把它們刪掉,又覺得多年的努力收集就這么付諸東流挺可惜的,真是雞肋!他有點苦惱,決定去請教編程大師。
大胖:大師,您年輕的時候用網盤收集過電子書和視頻嗎?
大師:我年輕的時候,哪兒有網盤啊!
大胖:哦,那應該不會收集了,您對這種資料怎么看啊?
大師:人都有占有欲,動動手指似乎就能把電子書變成自己的,不花一分錢,肯定要收集啊。何況占有了資料以后就有了一種擁有了知識的虛幻感,那就更加難以克制了。
大胖:怪不得現在有人打著分享資料的旗號去干點事兒,很多人還是會乖乖“上鉤”,人性使然啊。
大師:還有一點,占有很多資料以后,對外吹牛也有資本了,時不時給對方發一個網盤鏈接,感覺很爽。
大胖:確實如此!
大師:收集資料,一般分為這么幾個階段:
1. 欣喜若狂, 哇!這么多書/視頻,都存起來!
2. 麻木不仁:知道自己也不看,但還是不斷收集
3. 打入冷宮:偶爾想起來才會看一眼
大胖:嗯,我已進入第三階段了,對了,您不看電子書和視頻,年輕時是怎么學習的啊?
大師:看書啊, 我工作以后,很快就發現基礎薄弱,于是暗下決心,三年內一定要把基礎搞上去,但是計算機基礎這么多內容,從哪里開始呢?于是我就把基礎課羅列了一下,買了一批紙質書,日拱一卒,就這么看了下去。
大胖咂舌:大師您也太有毅力了吧!
大師:剛開始的時候比較痛苦,沒有正反饋,有三件事讓我堅持了下去:
(1) 有一次,我用網絡知識解決了編程中的一個難題
(2) 我發現很多新技術,都在計算機基礎這邊有所體現。
(3) 我寫的博客有人喜歡
于是熱情便高漲了,但是說實話,那確實是一段非常辛苦的時光。
大胖:可是我覺得看書很費時間啊,您是怎么做到的?
大師笑道:主要是我那時候沒有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加班也少,回到出租屋里也沒事干,就讀書吧。每天堅持看45分鐘到1個小時。我覺得主要還是習慣,不看書的重要原因就是你的大腦不想把書打開,只要你把書打開,就成功了一半了。
大胖:深有體會,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書和手機都在身邊,每次都選擇手機。
大師:其實只要你能把書打開,看了兩三頁,就看進去了,慢慢地大腦就會形成習慣了,每天看個半個小時都不在話下。
大胖:現在加班太多了,我也想把計算機基礎好好學學,但是大塊的時間沒有了,只好看點兒碎片文章,大師您有什么建議嗎?
大師:關鍵是計劃, 有了計劃,碎片時間也是可以利用的,無非就是每次看得少一點而已,對吧? 此外不建議你像我當年那樣直接去啃基礎書了,首先你工作后沒有大塊時間了,其次確實比較枯燥。
大胖:那怎么辦呢?
大師:你現在學習計算機基礎技術最好從工作相關的開始, 比如你的項目用到了ElasticSearch ,那你就可以深挖了,把搜索當作一個大目標,把“倒排索引”,“分詞”,“相似度”,“分區”,“副本” 等等作為子目標,然后一個個攻克就行了,只要你能堅持下去,你掌握的知識點就會從從點變成線,從線變成面了。
大胖:好的,我先從Redis開始吧,深挖一下它的底層。
大師:很多人說“懂得了很多道理,卻沒法過好一生”,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很多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實際做起來是違反人性的, 你得行動起來,對自己狠一點,這樣才有可能做成。
正在此時,小和尚走了進來:大師,大掃除的時候,我在您床下的箱子底發現了幾十張光盤,我在一臺廢舊的電腦中看了一下,好像都是電子書, 您還要嗎?
大師嘆了一口氣:唉,都是年輕時造的孽啊!
【本文為51CTO專欄作者“劉欣”的原創稿件,轉載請通過作者微信公眾號coderising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