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表示,物聯網增長需要重新考慮長期存儲策略
物聯網(IoT)遍及各個行業和應用程序,而從這些設備生成的數據正在創造新的機會來改善業務成果。管理此數據是提供組織洞察力的關鍵。此外,為這些數據的長期和短期存儲選擇合適的存儲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IDC亞太區的最新報告《物聯網長期存儲業務模型用例數據》詳細說明了生成的數據如何在多種物聯網設備上擴展(部署在各個行業垂直領域),以及如何管理和歸檔其各自的用例。
IDC亞太地區電信和物聯網高級市場分析師AbhishekMukherjee說:
“盡管物聯網正在成為各個應用領域的可接受術語,但管理和歸檔從連接的設備生成的數據是行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基于對應用程序/用例的數據重要性,從連接的設備生成的信息的冗余性和粒度,決定了壓縮級別和存儲時間表,并圍繞存儲實施了安全性和管理策略。”
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55.9B個連接的設備,其中75%將連接到IoT平臺。
IDC估計,到2025年,從互連的IoT設備生成的數據將從2019年的13.6ZB增長到79.4ZB。這些數據大部分來自安全性和視頻監控,但是工業IoT應用程序還將占據這些數據的很大一部分。
基于物聯網不同使用案例中的資產,IDC設計了一個考慮冗余級別和短期或長期存儲需求的模型。預計到2025年,亞太地區*聯網資產中4K視頻數據的永久存儲需求將達到26,680EB,以5年復合年增長率23.2%的速度增長。
報告的其他主要重點:
應用領域、資產類型、用例、數據訪問和冗余的級別/頻率是為數據的長期和短期存儲選擇適當的存儲解決方案的關鍵考慮領域。
在技術方面轉化為適當的存儲需求的同時,報告還強調了如何在這些存儲解決方案中實施治理、風險和法規遵從性策略,以實現數據的長期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