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對光伏發電有何貢獻?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14.9GW,連續第三年突破100GW門檻,同比增長12%,光伏累計裝機量達到627GW。隨著這一數字的不斷增加,其電力生產越來越分散在世界各地。這就是為什么像物聯網這樣的技術可以成為光伏發電強大支持的原因所在。
光伏發電的增長主要是由于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需要使用清潔能源來保護環境并遏制全球變暖。此外,還有一些國際協定需要履行。在這種情況下,光伏發電(PV)已經成為最好的替代方案之一,并且現在正在許多地方提供能源。光伏發電廠所產生的電力以分散的方式為電網和自用電網絡供電。
在光伏系統中實施物聯網的優勢
簡而言之,與目前使用的工具和技術相比,物聯網有一系列優勢:
- 物聯網減少甚至消除了經常訪問工廠,并登記效率數據以及監測故障和偏差的工作。它還可以幫助您確定可用性和性能下降的原因。
- 物聯網可以持續記錄操作數據、事件和警報。因此,它有助于預測未來的發電量、收入等。
- 同時,由于它是實現預測性維護的工具,因此可提高光伏系統的效率。
- 物聯網的基本作用是,無論工廠位于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遠程訪問和控制光伏系統。
- 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物聯網通過幫助收集數據及其后續分析,降低了運營成本并提高了工業效率。
光伏系統中的物聯網實施模式
光伏系統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實施物聯網技術。但無論如何,它們都需要從硬件和軟件的角度來考慮。
在硬件層面,物聯網設備可以分布在工廠各處,以收集不同地點的不同數據。這些設備的示例包括可以安裝在工廠中的熱量和氣候測量傳感器、連接到網絡的智能儀表、用于監測工廠中組件和機械的傳感器、外圍安全系統或數據加密服務器等。
另一方面,這些傳感器、測量和監控系統必須包含能夠實時收集、處理和可視化硬件數據的軟件。為此,似乎還應該有一個集成到這些設備中的操作系統,它能夠安全地收集數據。管理者和生產者還必須通過適合其需求的可視化工具,來從不同的設備上看到這些數據。
簡而言之,物聯網通過硬件、軟件、信息和通信技術,使光伏系統相關人員能夠可靠、實時地訪問數據。此外,它還允許高效、遠程地管理資產,這使得它成為全球發電市場上最強大的工具。
出于所有這些原因,我們認為,應該大力促進在光伏能源的生產和分銷領域使用物聯網。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在將設備連接到網絡時,必須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安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