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辦公漸成標配,數據保護時不我待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圍持續擴散,移動辦公的需求急劇上升。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新春遠程辦公行業熱點專題報告》顯示,2020年2月3日到9日,春節后開工的第一周,使用移動辦公的企業規模超過1800萬家,超過3億人使用移動辦公軟件。巨大的移動辦公需求之下,數據保護挑戰也愈加嚴峻,如何更好地保護企業數據和個人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
Veeam最新發布的《Veeam 2020年數據保護趨勢報告》指出,網絡威脅將成為未來12個月內影響中國企業的最大挑戰,而幾乎四分之一的中國企業還沒有開始備份數據,高于14%的全球平均水平,這就使企業面臨極大的安全隱患,備份數據應該成為企業必不可少的可行策略。
云計算正在改變數據保護,對于高效的遠程辦公非常重要,因為它可讓員工隨時隨地協作、共享和訪問任何文件和文檔。據《Veeam 2020年數據保護趨勢報告》,到2022年,40%的中國企業將優先使用云備份。
以下三個關鍵領域將確保企業有信心通過遠程辦公進行正常運營,并能實現關鍵任務數據和服務的零中斷:
持續增長的云數據管理市場
輕松訪問數據是移動辦公的關鍵,而云數據管理正支持這一點,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使用云數據管理來備份數據。根據《Veeam 2020年數據保護趨勢報告》,使用本地工具進行自我管理備份的中國企業只占29%,在已經備份的中國企業中,大部分都采用云數據管理,包括使用云服務進行自我管理備份(占24%)和由BaaS提供商管理的云備份(占24%)。
在云數據管理的過程中,數據保護非常重要,特別是近年來我們目睹了多起數據泄露事件。隨著云數據管理的發展,企業需要提高數據的移動性和可移植性,同時部署額外的安全措施,以提高移動辦公環境中的數據可訪問性。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將有更多組織增加對云數據管理的投入,因為擁有簡單、可靠、安全的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連續備份可以加快數字化轉型
企業必須了解他們如何跨云處理數據,以及如何利用更好的工具來備份數據。根據《Veeam 2020年數據保護趨勢報告》,組織將其51%的數據視為“高優先級數據”而非“普通數據”,并且平均每3.4小時就要保護一次高優先級數據。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輕松恢復關鍵數據的重要性,他們將持續增加對備份和應用高優先級數據的投入。
未來十年,我們還將看到企業通過日益增加的平臺和工具,跨多個平臺連續備份數據,并在幾分鐘內完全恢復。同樣的工具也可以為企業提供洞察,幫助他們通過研究、開發和測試,在數字化轉型和業務加速策略方面做出明智的決策。
采用多種自動化模式
隨著全球都要求持續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將看到跨組織的任務和流程領域的自動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以應對一些重復性的工作。舉例來說,與基礎架構即代碼(IaC)一樣,基礎架構自動化允許組織使用腳本配置和設置完整的基礎架構,同時刪除手動組件。
雖然自動化并不是新事物,但我們將看到那些已經接受自動化的人們正轉向不同類型的自動化,包括基礎架構即代碼。通過這一點,企業可以專注于更重要的項目。
企業在COVID-19疫情下紛紛開啟移動辦公,說明企業注重通過技術創新保持業務的連續性。此外,通過讓員工遠程工作,還可將員工的健康風險降至最低,使他們擺脫了地點和時間的限制。
人們永遠無法預測全球危機、自然災害和各種緊急情況的影響力。然而,合理利用技術可以有所幫助。盡管在疫情期間全面采用云數據管理還存在不確定性,但仍然可以讓企業充分發揮數字潛能。它可以保證所有存儲環境中數據的可用性,并確保更高的效率,從而實現收益最大化。這一流行病給企業敲響了警鐘,讓企業意識到需要確保數據可用且受到保護,以便員工可以遠程訪問數據。
(注:本文由Veeam產品策略全球高級技術專家Anthony Spiteri和Veeam中國區總經理張弘聯合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