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修煉手冊:從倔強青銅到最強王者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讀芯術”(ID:AI_Discovery)
居家隔離期間只顧著玩游戲刷劇真的不會坐立不安嗎?與其心神不安打Boss,不如來面對機器學習這個大BOSS。筆者整理的這套課程從入門到高級,快來提升你的段位吧!
提示:Coursera的大部分課程和專業都有審核的選項。用戶不會獲得證明,但可以訪問本課程的大部分資源,這就已經足夠了。在報名時,只需選擇審核課程的選項即可。
Coursera將提供免費試用,就在“開始免費試用”按鈕后面,可以發現一行小字,上面寫著“審核課程”。這個技巧很難發現,但也很實用,筆者已經仔細檢查了推薦的所有課程,它們應該都是免費的。
A. 倔強青銅
1. 機器學習
使用平臺:Coursera
參與機構:斯坦福
所需時間:54小時
事先要求:沒有任何要求,但對微積分特別是線性代數有一些理解會更好,可以最大限度幫助理解這門課程。
點評:吳恩達大佬的課程還需要推薦嗎?!他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也是Coursera的創始人之一,開發了機器學習領域的首批在線課程之一,這批課程目前仍可在YouTube上查閱。
課程摘要:
本課程廣泛介紹了機器學習、數據挖掘和統計模式識別。主題包括:
- 監督學習(參數/非參數算法、支持向量機、核、神經網絡);
- 無監督學習(聚類、降維、推薦系統、深度學習);
- 機器學習的最佳實踐(偏差/方差理論;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的創新過程)。
主題包括:
- 線性回歸
- 邏輯回歸
- 神經網絡
- 正則化
- 降維
- 支持向量機
- 無監督學習
- 異常檢測
- 推薦系統
2. Python中的機器學習
使用平臺:Coursera
參與機構:IBM
所需時間:22小時
事先要求:了解基本數學原理。
點評:雖然課程自稱“中級水平”,但筆者認為它對新手來說是個很好的起點。如果覺得斯坦福的課程有點長,這門課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課程摘要:
本課程使用易于理解且常見的編程語言Python,深入探討機器學習的基礎知識。本課程包含兩個主要組成部分:
- 機器學習的目的以及它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
- 之后將理解機器學習主題的一般概述,如監督與無監督學習、模型評估與機器學習算法。
主題包括:
- 回歸
- 聚類
- 分類
- 推薦系統
B. 榮耀黃金
3. 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
使用平臺:Coursera
參與機構:deeplearning.ai
所需時間:30小時
事先要求:需要有Python編碼經驗,具備高中數學水平,掌握一些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知識會更好。
點評:在筆者看來,一旦掌握了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并且熟悉了Python,下一步可能就是TensorFlow了,現在很多計算量很大的算法都是用它來運行的。吳恩達也是Deeplearning.ai的創建者,因此也是這門課程的提供者。
課程摘要:
在本課程中,你將學習深度學習的基礎。當你完成這門課時,你將收獲:
- 了解推動深度學習的主要技術趨勢
- 了解如何實現高效(矢量化)神經網絡
- 了解神經網絡架構中的關鍵參數
- 能夠構建、訓練和應用全連接的深度神經網絡
這門課程還將介紹深度學習的實際工作原理,而不是僅僅提供粗略的或表面的描述。
主題包括:
- 深度學習介紹
- 神經網絡基礎
- 淺顯的神經網絡知識
- 深度神經網絡
4. 卷積神經網絡
使用平臺:Coursera
參與機構:deeplearning.ai
所需時間:20小時
事先要求:需要一些TensorFlow知識、Python編碼基礎和高中水平的數學知識。
點評:自上門課程之后的又一理想課程。
課程摘要:
本課程將教你如何構建卷積神經網絡,并將其應用于圖像數據。憑借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比兩年前強大得多,這使得許多令人興奮的應用得以實現,從安全的自動駕駛,到精確的人臉識別,再到放射圖像的自動讀取。
主題包括:
- 卷積神經網絡基礎
- 目標檢測
- 深度卷機模型:案例研究
- 特殊應用:人臉識別與神經風格遷移
C. 最強王者
5. 高級機器學習專業
使用平臺:Coursera
參與機構: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學院(俄羅斯)
所需時間:10個月,每周6小時
事先要求:已經在本行業有扎實的機器學習與數學基礎。
點評:這是一套完整的專業課程,所以那些想要節省時間,或者從技術上講覺得不需要,以及已經在工作中接觸過或在以前的課程中學習過這些內容的人,就可以跳過啦。
課程摘要:
深入研究現代人工智能技術。本課程將教授用計算機看、畫、讀、說、玩游戲以及解決行業問題。本專業對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和貝葉斯法進行了介紹。頂尖的Kaggle機器學習從業者以及CERN科學家將分享他們解決現實問題的經驗,幫助你填補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空白。
主題包括:
- 深度學習介紹 (32小時)
- 如何贏得數據科學競賽:向頂級Kagglers學習 (47小時)
- 機器學習的貝葉斯法 (30小時)
- 目標檢測
- 實用強化學習 (30小時)
- 計算機視覺中的深度學習 (17小時)
- 自然語言處理 (32小時)
用機器學習解決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挑戰 (24小時) 看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進階之路,心動不如行動,“最強王者”在向你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