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5 發生了什么?為什么有 IPv4、IPv6 但沒有 IPv5?
如果你花過很多時間在互聯網上,那么你應該已經聽說過計算機每天使用的 IPv4 和 IPv6 協議。
你可能會問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沒有 IPv5?為什么 IPv6 在 IPv4 之后而不是 IPv5 之后出現?是否有 IPv5,如果是,那么 IPv5 發生了什么?
答案是肯定的,曾經有一個 IPv5。讓我解釋一下這里發生的事。
互聯網的早期歷史

ARPA Logical Map in 1977 | Image courtesy: Wikipedia
在 1960 年代后期,美國國防部的 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發起了一個 項目 來連接全國的計算機。最初的目標是創建一個由全國 ARPA 資助的所有計算機組成的網絡系統。
由于這是第一次將如此規模的網絡整合在一起,因此他們也在不斷發展自己的技術和硬件。他們首先做的工作之一就是開發名為 傳輸控制協議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的 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該協議“可靠、有序,并會對運行于通過 IP 網絡傳輸的主機上的應用的八進制(字節)流通訊進行錯誤檢測”。簡單來說,它可以確保數據安全到達。
最初,TCP 被設計為 “主機級別的端到端協議以及封裝和路由協議” 。但是,他們意識到他們需要拆分協議以使其更易于管理。于是決定由 IP 協議處理封裝和路由。
那時,TCP 已經經歷了三個版本,因此新協議被稱為 IPv4。
IPv5 的誕生
IPv5 開始時有個不同的名字: 互聯網流協議(Internet Stream Protocol)(ST)。它是 由 Apple、NeXT 和 Sun Microsystems 為試驗流式語音和視頻而創建的。
該新協議能夠“在保持通信的同時,以特定頻率傳輸數據包”。
那么 IPv5 發生了什么?
IPv5 從未被接受為正式的互聯網協議。這主要是由于 32 位限制。
IPV5 使用與 IPv4 相同的尋址系統。每個地址由 0 到 255 之間的四組數字組成。這將可能的地址數量限制為 43 億 個。
在 1970 年代初,這似乎比全世界所需要的還要多。但是,互聯網的爆炸性增長證明了這一想法是錯誤的。2011 年,世界上的IPv4地址正式用完了。
在 1990 年代,一個新項目開始致力于研究下一代互聯網協議(IPng)。這形成了 128 位的 IPv6。IPv6 地址包含 “8 組 4 字符的十六進制數字” ,它可以包含從 0 到 9 的數字和從 A 到 F 的字母。與 IPv4 不同,IPv6 擁有數萬億個可能的地址,因此我們應該能安全一陣子。
同時,IPv5 奠定了 VoIP 的基礎,而該技術已被我們用于當今世界范圍內的通信。因此,我想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說 IPv5 仍然可以保留到了今天。
希望你喜歡有關互聯網歷史的軼事。你可以閱讀其他 關于 Linux 和技術的瑣事文章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趣,請花一點時間在社交媒體、Hacker News 或 Reddit 上分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