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銀行八大痛點 構建銀行智能風控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突破銀行八大痛點 構建銀行智能風控光大銀行智能風控中心成立不到兩年時間,卻已在行內有了不小的成就。2019年,中心針對不同場景開發出數百個模型,上線自動化場景突破30個,為銀行引入大量新客戶,沉淀了大量優質資產,目前還有近百個模型正在開發中。同年,中心獲得了大數據風控AI創新獎、智能風控最佳實踐獎等多個獎項,《智能風控服務》首批入選國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監管沙盒”創新案例。
構建智能風控的必要性
線上金融并不是簡單的線下金融線上化,更是需要一套全新的智能風控體系保駕護航。
何為智能風控?是對科技、場景、客戶、數據等方面進行整合,從而為新金融服務。
何為新金融?隨著前沿科技技術與新業務形態不斷的進步和創新,以及與金融結合的日臻完善,金融科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逐步垂直細分為“新科技”與“新金融”,進而催生“數字智能”概念,數字智能將以智能風控為抓手,整合新科技,服務新金融。
智能風控與傳統風控的主要區別在于由因果關系轉為基于大數據的關聯關系,更加注重數據、更加注重客戶的體驗。
構建智能風控的八大痛點
傳統銀行構建智能風控存在哪些困境呢?相對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傳統銀行普遍存在以下八大痛點,這就使得傳統銀行對于市場需求的反應較為滯后,主要體現在容易錯過創新型產品的最佳推廣期、在金融科技轉型方面的略顯被動、在技術市場缺乏話語權等方面。
面對痛點,傳統銀行應該這樣應對的!
新技術人才的引是進非常重要的,目前光大智能風控中心行員有幾十人,其中具有博士學歷占三分之一,畢業于清華北大的占一半,其余均為知名院校碩士,平均年齡僅為29歲,在金融、數學、計算機等多個領域具備前沿知識和專業化能力,是名副其實的“年輕化的算法科學家”團隊。
但這個年輕的團隊不容小視,他們在科技層面,中心堅持“自主研發、開源開放”,在服務層面,完成了基石數字智能運行體系的研發、智能風控SaaS服務體系的設計,為銀行提供數字資產挖掘和智能風控服務;在算法層面,在高維Logit分布式算法、圖卷積算法、NLP改進算法等多個算法的研發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形成了可實施方案;在平臺方面,完成了分布式數據平臺、模型開發平臺、風險特征平臺、微服務平臺等科技平臺的開發。目前,正逐步申請發明專利,以保護上述知識產權。
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傳統銀行如何布局
中國數字經濟駛入量質齊升新階段,銀行作為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同時,市場和行業趨勢,使得銀行必須大力發展零售和小微業務,因此在實施轉型過程中,互聯網貸款業務成為大多數銀行首先考慮開展的領域,具體如下:
1. 聚焦市場已有的成熟類自營類互聯網貸款產品,如公積金貸款、稅務貸等,并結合產品特點以及自身優勢,選擇一些流量大、流量資質好或貸款用途清晰的成熟類、自營類互聯網貸款產品,作為銀行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2. 通過行內存量客群分析+存量客戶挖掘,實現將存量客戶轉向互聯網貸款業務客戶。通過存量客戶分析實現客戶分群、客戶特征描述、產品需求偏好分析,并基于客戶產品需求與偏好分析結果,充分發掘客戶與銀行間的關聯行為以及資金需求狀況,實現特定群體客戶向互聯網貸款業務的引流。
3. 通過場景化構建,多場景設計,實現對于客戶的全方位觸達,并提供基于場景化的客戶互聯網貸款業務需求。場景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引流,當客戶的行為與場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便具備針對性強、指向性明顯的特點。同時,場景化還具有風控優勢,通過場景可以更好的確定客戶貸款意圖,避免因借款意圖不明確而造成的套現、欺詐風險。
《專家介紹》
祝世虎,現任光大銀行智能風控中心VP,是北京大學智能科學系第一批人工智能專業的博士生,畢業后在一直從事風險管理工作十年,目前主要工作領域為:互聯網金融、智能風控、大數據模型、人工智能等。他主持開發的多個項目榮獲人民銀行科技進步獎,銀保監會創新獎,并在智能風控領域獲得多項獎項,多次作為主講嘉賓參加或主持國內外智能風控的論壇,多次獲得今日頭條等多家媒體的報道。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