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就像互聯網在短短幾十年內改變了我們所知的世界一樣,人們普遍預測,我們生活的下一次徹底變革將由物聯網(IOT)所引領。根據研究,到2020年,連網設備的數量預計將達到750億臺。在許多方面,物聯網還將通過其積極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從根本上影響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這將有助于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提高產品的有效性。
傳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在自動化數據收集時代到來之前,產品開發人員通常依賴客戶反饋來了解客戶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不幸的是,產品開發人員沮喪地發現,通常當客戶抱怨產品“低于期望”,“質量差”,“體驗差”,“速度太慢”等等時,他們不可能獲得有意義的見解,也不可能及時采取糾正措施來改變現狀。
由于數據收集不是實時的,因此產品經理不得不面對用過時信息來滿足客戶需求的挑戰。這意味著傳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真正挑戰是雙重的:無法實時收集性能數據,以及手動識別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所花費的時間。智能自動化帶來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不依賴人工干預來診斷和建議操作。這是物聯網發展背后的驅動力,物聯網依賴于通過傳感器和智能自動化進行實時自動數據收集,以此解決傳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難題。
物聯網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很明顯,當產品連接到互聯網時,產品開發人員可以收集客戶的使用行為數據。一個單一的操作通常會引發一系列相關行動,這些操作會導致累積效應,但是高級數據收集方法可以分析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每個操作,無論是單個的,還是整體用戶行為的新觀點,都可能導致不同領域的產品進化。由于可以從產品不同階段的不同傳感器獲取數據,因此物聯網可以實時收集前所未有的用戶行為和反饋。這些見解可以促進產品開發和創新,而客戶也可以從其使用習慣帶來的改進中受益。
物聯網對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影響
產品生命周期通常分為5個階段,而物聯網對它們具有重大影響。這些階段如下:
- 產品開發——該階段是企業試圖更好地理解和了解客戶需求,以開發全新產品,或者改進現有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新的需求,或者顯著提高產品性能。物聯網使從現有產品中持續實時捕獲數據成為可能,這可用于新一代產品開發。
- 產品改進——通常,產品經理使用這些數據來了解可靠性、產品故障以及客戶在特定使用條件下有關產品性能的投訴等問題。物聯網數據可以為產品質量改進提供大量信息,例如組件故障平均間隔時間、維修和更換率,甚至生命周期結束時的處置成本。物聯網對于獲取有關產品性能、可用性、可靠性、維護和使用安全性的數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因為這些數據不僅可以用于提高產品質量,而且還可以減少錯誤的發生率,并減少產品開發所需的時間和精力。使用經過驗證的設計為提高產品可靠性、減少制造流程的變化鋪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通過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 制造和裝配——物聯網在制造和裝配流程中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由于組件以及裝配流程本身可以被實時詳細地跟蹤,因此任何出錯的地方都可以立即得到糾正。例如,如果發現在裝配期間未正確放置組件,則立即標記該組件,并進行必要的糾正。
- 支持和維護——在物聯網的幫助下,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每次使用都可以被跟蹤。如果產品出現故障,則客戶可以將其報告給服務中心,因為支持人員已經擁有有關問題的詳細信息以及修復產品所需執行的操作。物聯網的使用還為企業了解產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行為提供了大量機會,這些信息可以有效地用于優化使用和維護。整個維護實踐可以從被動式預防性維護轉變為基于使用行為和部件磨損的預測性維護。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維護成本和停機時間。
- 報廢處置——當最終要淘汰或回收產品時,產品識別和跟蹤可以確保以環保方式報廢,或根據使用和維護歷史對其進行回收。
總結
隨著我們的農場、工廠、城市、家庭、醫療保健、市民團體和其他領域相互連接,并輕松進行數據收集,產品開發人員將不再需要假設的概念,而是利用實時收集的數據來開發和改進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和期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