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網關還能活多久?
在早期物聯網體系結構中,物聯網網關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但隨著邊緣計算和其他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不少新的技術,這些新的技術很有可能會將網關淘汰出局。
物聯網網關仍然重要嗎?
多年來,物聯網網關一直是消費級物聯網體系和企業級物聯網體系結構的基本要素,也可以說是最基本的體系結構組件之一,可以充當不同網絡之間的橋梁,讓物聯網設備生成的數據能夠傳輸到云端。
但是,隨著不同行業的物聯網應用的發展,特別是在過去的三、四年里,架構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隨著企業大規模應用物聯網,有關物聯網網關的定義,以及設備在更廣泛的物聯網體系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變得模糊不清。
物聯網網關最基本的功能是將局域網內的傳感器或其他設備與廣域網上的設備進行交互,并將數據匯聚起來傳送出去。盡管目前仍有網關設備在某些體系結構中扮演橋梁這一角色,但在對邊緣計算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長的安全擔憂、不斷變化的物聯網客戶需求以及IT和OT世界正在融合的總體認同等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已經引發了一種超越以網關為中心的物聯網體系結構的演變。
總的來說,2015年或2016年的物聯網網關和今天的物聯網網關是一樣的。它依舊提供了一種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的途徑。所不同的是,在2015年,你所擁有的只是物聯網網關,而在2019年,你還有許多其他設備可以驅動物聯網體系,并不是非物聯網網關不可。
傳統上,物聯網網關擁有與PC類似的電源、內存存儲和功能,但在堅固的外殼中,它們可以是橋接元素,可以在工廠或工業環境中連接OT設備、從OT設置中的機械、控件或其他元素獲取數據,并將其輸送到存在技術標準的IT世界或數據中心或云中,以完成在OT設置中無法運作的物聯網報告和分析。
一些物聯網網關在今天仍然做著重復的事情,它們最有可能出現在企業使用托管云或數據中心服務來分析和存儲其物聯網設備生成的數據的物聯網架構。對于這些服務的供應商來說,傳統的物聯網網關仍然很重要。
然而,一些企業正在使用物聯網設備來解決靠近網絡邊緣的問題。可以把這看作是一種設備進化,網關正在變成路由器,路由器正在變成邊緣計算資源。
最初的系統專注于通過自己的硬件處理器運行簡單的腳本和二進制文件,現在已經發展到包括基于容器的網絡功能,允許它們與托管云進行交互,并且基本上將機器學習算法推向了邊緣,以支持本地決策。
這種演變在很大程度上與物聯網架構近年來的發展有很大關系,從孤立的概念證明到跨越局域網和廣域網中更多的數據生成端點。這些應用可以從更多的邊緣計算處理能力中獲益,而且不需要將每一點(或字節)數據發送到一個遙遠的數據中心或云。
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已經認識到,曾經獨立的OT和IT環境已經可以進行通信是應用程序發展的核心。例如,傳統上,工業過程自動化和控制應用使用PLC控制器。隨著越來越多的物聯網傳感器應用于工業,物聯網網關已經被用來收集和轉發這些站點的數據,但仍與傳統的OT體系結構相互獨立。當時有一項明確的規定,即IT世界和OT世界不應該相互交互。現今,由于有了新的分析和軟件功能,經過許多不同的行業領域的驗證,大家已經明確意識到:只有在某種程度上將OT世界的IT世界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協同作用并提高效率。
同時,融合OT世界的IT世界,意味著更少的數據在客戶終端和云端來回往返,以及更迅速的決策力,從而大幅度降低帶寬成本。鑒于云或其他組織資源的距離不再是問題,對數據進行分析決策甚至可能是自動完成的。以前,跨國企業必須明確不違反關于不同國家之間數據傳輸的國際條例,現可以更輕易地利用更多的邊緣處理和分析能力來管理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數據傳輸。
這一轉變的結果是,物聯網網關失去了其在物聯網體系結構中的地位,被新型的平臺:邊緣路由器或匯聚邊緣系統所取代,它們將網絡、物聯網管理、處理能力和安全性,甚至軟件定義的網絡結合起來。
超越傳統物聯網網關之外的一個主要方面是路由器,它不僅包括連接,而且使用SD-WAN來允許動態使用連接路徑。比如一輛警車,它有一個雙調制解調器路由器,其中一個路由器指向FirstNet,另一個指向在Verizon上,然后可以根據特定的性能特征或其他因素為網絡設置特定的應用策略。在邊緣路由器上增加這樣的高級功能是傳統網關需求最終將減少的原因之一。
在任何類型的IT環境中,我們都會意識到,一旦擁有了更多的計算能力和存儲空間,就可以開始采取不同的做法。比如,一家企業開始與傳統物聯網網關的客戶合作時,會遇到一些問題,但如果能夠縮小采集數據的地點和處理數據的地點之間的距離,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并且不同于以前,解決這個問題有著一種增值作用。
大多數企業和工業物聯網環境中的建筑事務可描述為“混合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傳統物聯網網關或其他類型平臺的普及程度取決于用例、生成的數據、需要處理和存儲的數據以及邊緣需要多少智能性和安全性。更先進的網絡可以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IT不僅可與OT融合,而且可以重塑OT,實現高度自動化的企業和工業環境的愿景。
與此同時,仍然需要傳統的網關來彌補從OT到IT的鴻溝。僅僅在制造業,過去三年里,世界上有多少家工廠(通過物聯網部署)實現了聯網,有多少家工廠還處于離線狀態?這個具體的數字尚不清楚,但小編認為部署了物聯網聯網的工廠只占總數的一小部分。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部署物聯網,一些組織可能會發現物聯網網關的轉換功能足以滿足他們的用例。這也就意味著,某種形式的物聯網網關將與我們同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