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設計思想和核心三要素
區塊鏈,這個誕生在比特幣怪物背后的技術,給了人類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自從中本聰創世區塊被挖出的那一剎那,貌似這個世界又多了一種可能,額 ,或者說是一百萬種可能(在一瞬間有一百萬種可能或許說的就是比特幣)
目前除了比特幣外,還沒能再現一種與之比肩的區塊鏈產品,但其背后的思想就象老子的道德經一樣,絕非凡人所為,而且定能流傳千古,下面我們順著往下捋一捋,看看這里面的核心思想到底都是什么。

區塊鏈本始
2008年,中本聰發表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2009年1月3日,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誕生,該區塊又名“創世區塊”。
2009年1月12日,中本聰發送了10個比特幣給密碼學專家哈爾芬尼。
2010年7月,比特幣交易所Mt.Gox的成立,比特幣的價值被世界認可。
區塊鏈的設計思想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們看到很多觀點都在標明,區塊鏈解決的問題是價值傳遞的問題,即價值互聯網。而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傳遞的僅僅是信息。
而價值的本質是什么,其實價值的本質就是共識與信任(如果我們不對一個事物賦予價值,任何事物都沒有內在“價值”),關于價值本質的問題,歡迎大家評論探討。
而區塊鏈技術的革命性恰恰是在于它把人與人的信任轉換為人與技術的信任,區塊鏈的誕生,他標志著人類開始構建真正可以信任的互聯網。
這也是我在其他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現實世界正在由實變虛,而虛擬世界正在由虛變實”。

信任與共識
區塊鏈的核心是什么?
核心有三個,也是組成區塊鏈技術的三種必不可少的技術,即:共識機制、分布式存儲和密碼學技術。

區塊鏈三大核心
共識機制:共識機制是指定義共識過程的算法、協議和規則,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具備“少數服從多數”以及“人人平等”的特點。
密碼學原理:在區塊鏈技術中應用了大量的密碼學的知識,如:公鑰、私鑰、哈希、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同態加密、簽名、零知識證明等。
分布式存儲:一是區塊鏈每個節點都按照塊鏈式結構存儲完整的數據,二是區塊鏈每個節點存儲都是獨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識機制保證存儲的一致性。
其實這三種技術并不都是全部創新的技術,而是在幾種技術之上有小的創新和改革,而且將幾種技術結合到一起,誕生了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
而掌握了上述設計思想和三個核心你基本上就看懂了比特幣和它背后的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哲學命題
區塊鏈是哲學命題
毋庸置疑,技術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人類曾經的想象,而技術問題也有很多上升到了哲學層面,變成了哲學命題,當哲學和技術的界限越來越近,人類又該如何善用這些創世之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