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數據驅動!沒有這一步,你的數據決策就是白忙活一場
大數據文摘出品
來源:Hackernoon
編譯:邢暢、林安安、錢天培
網購時看評分,逛商場時比標價,選餐廳前查排隊時間……
是不是覺得自己也是“數據驅動”的時尚進步青年呢?
很遺憾,你的決策中很可能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步——沒有這一步驟,即便你有數據,也往往只能被自己的主觀“偏見”牽著鼻子走。
你要想通過數據驅動做出決策,那么就必須完全依賴數據。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實際上卻很難做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決策者沒有提前設定決策標準。
“提前設定決策標準”正是眾多數據決策者經常忽略的、卻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
被誤解的數據驅動
讓我們來設想一個場景,你決定在網上購買東西,這個決定的前提是你信任網上的賣家。接著你開始上網搜索,你看到一個賣家的評分是4.2分(總分5分),如果你無法通過4.2分判斷這個賣家是否可靠,那么你就很難做出決定。但如果你知道4.2分已經超過了平均水平,那么也許你就會決定下單。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沒有決策基礎,那么我們只能在數據中瞎摸索,由此做出的決定最多只能說是受數據啟發,并不是由數據驅動。
數據啟發
我們的生活里充滿著數據,就像鯨魚身邊充斥著浮游生物一樣。但由于沒有決策基礎,我們只能這邊看看那邊看看,最終可能懶得再看了,隨便下個決定算了!
大部分決策者在接觸數據之前就已經做出決定了,所以當他們接觸數據時,馬上就能從中挑出自己想要的數據。事實證明,人類會選擇性地與數據交互,以對自己做出的選擇進行判斷,但人們往往會忽視這種選擇性,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確認偏誤,即遇到一個***時,人會傾向于尋找支持這個***的證據,而忽視否定這個***的證據。
由于選擇性地挑選那些對自己有利的數據,所以往往人們就會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使問題和答案相符
滿分5分,那么4.2分算好嗎?這取決于你的無意識偏見。
當一個有經驗的網購買家人看到4.2分時,他會很開心的說:“已經超過4.0的均分了,很棒了!”他們甚至可以進行一個嚴謹的分析,來說明這個4.2分在統計學上是顯著高于4.0的(看吶,這就是大家一直想要的p值!)與此同時,那些缺乏經驗的買家會說:“4.5分都不到,我要換一家。”或“4.2分比1分高多了,挺好的,就它家了。”
1. 決策者沒有決策基礎,再牛逼的數據科學家也無能為力
有時候,數學的復雜性會使簡單的問題變得棘手。人們常常用一大堆函數去分析一個其實很簡單的東西。
一群數據科學家和工程師可能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仔細的數學建模和精密計算后,才得出4.2分這個數字。
2. 那么,決策者會怎么做呢?
由于確認偏誤,決策者很可能會戴著有色眼鏡來解讀這一數據。他會選擇性的挑選有利于自己決定的數據,也根本不在乎這個數據是否準確。就這樣,科學家們幾個月的努力全白費了——其實還不如隨便編個數呢!
決策者若沒有決策基礎,再強大的數據科學團隊也解決不了問題。這種情況下,我建議數據科學家們使用最簡單的數學方法分析就好了,省錢又省力,簡直***。
消除確認偏誤
決策者在分析數據之前需要做大量功課來消除確認偏誤,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是提前設定決策邊界,確保這個邊界不被突破。決策者需要明白制定決策和制定決策標準是相互獨立的。。
孰能生巧
最近我和朋友去買衣服,她看中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她扯了扯裙子后面的價簽,問我:“嘿,朋友,這裙子多少錢?如果少于80美元,我就買。”
她沒有先看價格,然后“說服”自己做一個決定。她首先權衡了自己對衣服的喜歡程度和自己的預算,接著設定了決策邊界,在這之后,她才去看價格(即數據)。艾瑪有正確使用數據的習慣,這就是典型的數據驅動型決策。。
講道理,人們并不總是需要數據驅動,我朋友也明白這一點,她不必在這樣的小事上做出數據驅動型決策。但俗話說的好,孰能生巧,在瑣碎的事情上養成良好習慣,遇到重要事情時就能更加淡定從容。
談判課的經驗
這種觀念其實并不新鮮,許多課程都會談到,尤其是談判課,***講一定會涉及這一道理。如果在進行談判之前,你沒有明確自己的***替代方案(BATNA)是什么,那么你還不如直接在額頭上寫“別問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同樣的,談判者也要需要在***方案和備選方案之間確定決策邊界。
解決方法是什么?那就是提前設定決策標準。
事實上,對于談判者來說,談判前應充分考慮所有可能出現的報價組合,并提前計劃好相應的反應,否則就很容易被一個經驗豐富的對手打敗。即使不是對方的談判策略,一些無關緊要的因素,諸如血糖水平、心情、對方微笑的程度以及陽光是否燦爛等也會對談判產生影響。同樣的,數據分析也是如此——把數據看成你的談判對手。關鍵的解決方法就是提前計劃好你的反應。例如,下次你在談薪水的時候,確保在聽到對方的報數之前,你已提前在心里設好了底線
掌握訣竅后就很簡單
總結一下,提前設定決策標準能幫你提高決策質量和談判能力。在數據驅動型決策中,應該有正確使用數據的習慣。熟能生巧,相信你可以做到噠~
相關報道:https://hackernoon.com/data-inspired-5c78db3999b2
【本文是51CTO專欄機構大數據文摘的原創譯文,微信公眾號“大數據文摘( id: BigData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