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悄摸開發的新系統Fuchsia,將會是Android終結者
移動端操作系統的競爭正在悄然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早在2016年的時候,就有人在 Github 上發現了悄然發布的 Fuchsia OS 的相關信息,雖然當時 Google 尚未正式發布,但是相關的代碼顯示它是一個可以跨平臺運行的操作系統,包括「汽車的娛樂媒體系統和嵌入式設備,如紅綠燈、數字手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與個人計算機」。
考慮到 Google 內部一直都存在大量的非正式的實驗性項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面,Fuchsia OS 沒有太多的存在感也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
不過就在2天前,Fuchsia OS的開發者網站Fuchsia.dev上線,這預示著這這個跨平臺操作系統項目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
不止是替代 Android
不同于我們現在所使用的 Android 和 iOS,Fuchsia 擁有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內核 Zircon,而由于它源于谷歌的血脈和超越已有系統的性能、以及泄漏的截圖中典型的 Material Design 設計風格,大家傾向于認為,它的目標是奔著替代 Android 和 Chrome OS 去的。
徹底放棄 Android 對于已有的移動生態和各大廠商而言,是一件極為艱巨的事情,而能夠做到這件事情的,也只有為數不多處于頭部的幾個企業,比如說谷歌自己。
那么,在不放棄既有生態的前提之下進行徹底的革新,排除來多年一來 Android 本身所積壓的各種問題,比如徹底擺脫 Java 以及圍繞著 Java相關的問題,還有以往關于 Linux 內核相關的糾紛——在 Fuchsia 中,一切都被重新寫了,這個事情就像華為自制鴻蒙操作系統,性質是一樣的,但是影響無疑是更加深遠的。
2018年年初,Google 開始允許 Fuchsia 的開發者可以使用Google 自家產的 Google Pixelbook 筆記本來測試和開發 Fuchsia OS。而在此之前2個月,Fuchsia 也開始支持 iOS 的開發語言 Swift。2018年年中,Fuchsia 相關的代碼開始出現在 Android 的 ART(Android 運行環境)的代碼當中。換句話說,ART 可能已經被移植到 Fuchsia 上——在未來,Fuchsia 會支持 Android 應用。這個說法聽著很熟悉吧?
開發設計上的平穩過渡
從之前偷跑出的 Fuchsia 的用戶界面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 Material Design 的設計,Android 和 Fuchsia 之間的繼承和兼容關系似乎非常的清晰。事實上,這種遷移和過渡,并不止于此。
Fuchsia 的系統是使用谷歌自己推出的開源軟件工具包 Flutter 來編寫的,而 Flutter 早在 2015年就已經推出,它的核心引擎是使用 C++來編寫的,通過谷歌的 Skia 圖形庫來提供渲染,結合SDK,同時支持在 iOS 和 Android 平臺上開發應用,所輸出的應用能做到 120FPS 的渲染性能,極為強勁高效。
其實,說 Flutter 你可能沒有很清晰的概念,但是你其實早已用上了使用 Flutter 所開發的應用了。在 Flutter 的案例列表中,你會看到很多熟悉的企業的名字,比如阿里巴巴,京東,騰訊。
著名的二手交易平臺閑魚的 Andorid 和 iOS 版本的 APP 都是使用 Flutter 開發的,京東金融,騰訊的 NOW 直播 APP 也都是使用 Flutter 開發的。
對于支持 ART環境、 Flutter工具包 以及 Swift 語言的 Fuchsia 操作系統而言,意味著它未來接管移動端應用生態是可能性極大的一件事情。
當然現在的 Fuchsia OS 還不夠茁壯,但是目前有很多大咖和明星開發者正在它的核心開發團隊中,為這個屬于未來的移動端操作系統做布局。
高手加入Fuchsia 的開發團隊
根據 Hacker News 的消息,著名開發者 Travis Geiselbrech 和 Brian Swetland 這兩位操作系統領域的高手都加入了 Fuchsia 的開發團隊里面來了。
操作系統的開發和構建,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技能和大量的知識儲備,以及足夠豐富的經驗積淀,而這二位的履歷正好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Travis Geiselbrech 幾乎一直在創造***有前瞻性的操作系統,他的履歷幾乎是完全公開的,也正是他的公開履歷應該可以讓你明白他此刻所作出選擇的價值。
90年代 Travis 曾參與了著名的 BeOS 的開發,這個操作系統幾乎是當時***大的多媒體操作系統,在很多媒體技術上超過同時期的 Windows 和 Mac OS 9,如果不是喬布斯,最終蘋果公司收購的將會是 Be公司,而如今的 macOS 的內核應該是基于 BeOS 所構建的。
之后他加入了 Danger 公司參與了 HiptopOS 操作系統的構建,剛剛進入新世紀,他所研發的操作系統基于 Java,可以云端推送更新包在線更新,而使用這一操作系統的手機名為 Sidekick,擁有一個輕量級的軟件商店,全鍵盤加旋轉屏幕,近乎游戲機的快捷交互,你會在2005年之前的很多著名美劇里面,看到這款手機——它是年輕人和時尚的代名詞。仔細想想,2005年之前的手機——包括掌上電腦和所謂的智能手機都有什么功能,在操作系統層面上,少有如此激進的。
之后 Travis 還參與了 webOS 的開發,至于這個操作系統的前瞻性也不用贅述了——如今我們所用的 iOS 和 Android 的幾乎全部基礎交互全部沿用自 webOS,甚至還不如前者。這是10年前的事情。
此后 Travis 先后參與了 Android 和 iOS 的研發。可以說他是現代移動端操作系統進化的深度參與者、見證者以及創造者。
同樣的,Brian Swetland 也深度參過其中很多操作系統的研發和推進,更硬核的一點在于,Brian 一直在手動給 BeOS 這個理應在20年前就壽終正寢的操作系統續命——他一直在參與 BeOS 后續的開源項目 Haiku OS 的研發,讓 BeOS 在 Linux 內核上重獲新生。
除了他們之外,在 Google 的支撐之下,Fuchsia OS 可能會是整個行業的 Next Big Thing。
Fuchsia 的野心
Fuchsia 的短期目標當然是替代 Android ,但是同時,它在向著更廣闊的市場進化——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手機、電腦,甚至包括它邏輯上的競爭對手 iOS 和 macOS,它的高效和高性能結合拓展性極強的 Material Design,所帶來的想象空間真的不小。如果有空,它真的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