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信科技CTO歐陽曄博士:做5G交響樂的編排師與數字轉型的賦能者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5月13日在法國召開的2019年TMForum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orld “數字轉型世界”峰會上,亞信科技CTO兼副總裁歐陽曄博士從全世界運營商和設備商的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2019年度TMF “電信業未來數字***大獎”。
歐陽曄博士目前就職于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擔任***技術官兼副總裁,同時擔任亞信科技技術委員會主席和研發中心負責人,全面負責集團產品與技術的研究、開發與創新工作。
加入亞信科技前,歐陽曄博士任職于美國***大通信運營商Verizon (威瑞森)電信集團總部,是Verizon歷史上年輕的院士Fellow—在Verizon全球當時17萬員工中,只有48位科學家擁有這一科學家榮譽,其中,華裔院士更是僅有2人。同時,歐陽博士在Verizon 威瑞森電信集團總部擔任通信人工智能系統部Verizon Modeling & AI System部門經理,領導部門團隊進行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交叉領域的研究、開發與創新工作。近日,歐陽曄博士接受51CTO專訪,就主要研究方向、國內外5G發展的特點以及亞信科技近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細解答。
作為目前我國通信領域年輕的國家特聘專家, 歐陽博士在通信與數據科學領域工業與學術界曾獲得多項榮譽與獎勵,包括2018-19年度TMForum電信業未來數字***大獎、2017年度美國杰出亞裔工程師大獎、IEEE國際大數據會議***論文獎、2017年美國電信業創新大獎和***OSS/BSS產品獎、2017年北美***運營商大數據系統獎、2016年美國電信業創新獎、2015 IEEE無線通信年會“無線通信跨領域貢獻獎”、美國白宮總統科學技術與政策辦公室電信大數據研究基金等,并著有30余項國際國內專利、20余篇學術論文、5本學術書籍等。其在電信業豐富的獲獎經歷與傲人的成績,可謂矚目。
歐陽曄博士獲得的TMForum “電信業未來數字***大獎”,是TM Forum自設立個人獎項以來,首位華裔科學家獲此殊榮。歐陽博士認為: 一方面,獲獎有努力加運氣的成分;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全球電信行業中的影響力與地位的顯著提高。中國的電信業的進步,使得全球電信行業對中國力量刮目相看。這個獎不僅是對亞信科技和個人的認可,更是TMForum對整個中國電信行業飛速進步的認可。
TM Forum年度大獎以客觀、公正、嚴謹而著稱,代表了電信行業的成就和影響力。“電信業未來數字***”大獎由全世界電信業高管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投票,每年從全球電信與IT業***中評選出1名獲獎者。旨在表彰在全球電信與IT業數字化轉型領域,因技術力、領導力始終站在創新前沿,并幫助公司將技術能力轉換為商業驅動力而取得非凡成就的***。
歐陽曄博士長期專注于移動通信與數據科學領域的研究,致力于將移動通信網絡、業務以及應用,以優質的性能體驗交付給用戶。近年來,歐陽曄博士將研究方向聚焦于通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結合與創新,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改進3G、4G、5G網絡、終端與應用的性能與質量,實現移動通信網絡與業務的自組織、自優化與自治愈。
中美通信技術差距不斷縮短
“回顧中國與美國通信業的發展,不難發現,中美之間在通信領域的時間差距正在不斷縮短。” 歐陽曄提到,中國在2008年實現3G網絡商用,美國是2001年,中美3G網絡的時間差是8年左右;到4G時,美國Verizon 在2010年實現4G商用,中國是2014年,時間差是4年;再看5G,美國Verizon是2018年10月左右,而中國即將5G商用,時間差只有短短1年了。
中美之間每一代通信技術的時間差在不斷縮小,這是中國通信技術取得飛速發展的真實寫照,歐陽曄表示:也許6G商用的順序將發生反轉,6G在中國更早地進行商用也未可知。與此同時,歐陽曄指出:盡管中國有一些移動通信設備商在專注的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從移動通信大的生態體系來看,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需要繼續努力攻克。在5G生態體系中,從物理層到應用層,越往上層,中國所取得的進步與成就越大,但是比較難的技術壁壘往往還是在物理層,例如無線芯片,因此,無論是5G還是下一代移動通信,中國的通信技術從業者們仍需要一起繼續努力攻克難關。
5G給電信軟件廠商帶來新契機
實際上,運營商在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領域的訴求是一致的,那就是解耦。3G、4G網絡的無線、核心網和交換機更像是個黑盒子疊在一起,解耦就是將黑盒子打開,按照約定俗成的技術、不同的協議棧、不同的層分開,分開以后適合用軟件解決的變成了SDN,適合硬件解決的下沉到硬件層,另外一些關注網絡資源、網絡容量的特征則沉到了中立或公立的硬件里。對于運用商來講,完成解耦就意味著實現了網絡技術的相對中立,這樣的需求有助于亞信科技這類專注于電信領域的軟件廠商在新的生態體系內發揮更多創新的力量。
做5G網絡交響樂編排師與垂直行業賦能者
亞信科技在第五代移動通信領域制定了整體的產品演進計劃和戰略演進目標:即“全域虛擬化,全域智能化,全域可感知”。 歐陽曄表示:“全域”的概念指的是兩個領域,一個是OSS(運營支撐系統)領域,另一個是BSS(業務支撐系統)領域。
首先是全域虛擬化。5G通信架構下,網絡解耦后,軟件定義網絡的成分和比重將會變大,虛級化技術將向網絡運營中滲透,亞信能夠幫助運營商在OSS和BSS領域用一整套全域虛擬化技術實現網絡虛擬化和業務虛擬化,幫助運營商在軟硬件的投資領域降本增效。
其次是全域智能化。歐陽曄表示:亞信科技作為優秀的電信軟件公司,其軟件主要圍繞計費、客戶關系管理、大數據、BI等領域,亞信并不會和網絡廠商直接競爭,而是專注于網絡軟件的智能化,為運營商提供面向網絡和業務生態體系的一整套全域人工智能通信解決方案,實現集約化的“注智”和智能化輸出。
***是全域可感知。亞信將以5G用戶體驗和感知為中心,以消費者用戶體驗感知的提升為***目標,幫助運營商提升網絡體驗和業務體驗,指導網絡優化與業務系統的創新。歐陽曄透露,在這三大領域里,亞信有一整套的5G解決方案和產品,于6月20日的亞信5G產品發布會上正式對外發布。
作為電信軟件廠商,亞信希望保持技術上的中立,不去建立任何黑盒子和煙囪,幫助運營商實現完全的技術中立和網絡中立,這一點與運營商是高度一致的。歐陽曄強調:“亞信科技希望由傳統的‘互聯網建筑師’變為‘5G交響樂編排師’,能夠實現整體網絡和業務的編排,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幫助運營商面向垂直行業作垂直行業的賦能者。“
提到5G生態圈時,歐陽曄表示:從技術協議棧的角度來看,亞信將在網絡層之上,幫助運營商在應用層提供解決方案和產品,這個定位不會改變;但是在中間層,圍繞5G,亞信將向下走一走,在網絡領域做一些智能化和虛擬化的創新,向上跳一跳,以數據驅動運營,幫助運營商進行能力輸出,以此進一步擴大生存空間。
5G PaaS支撐企業數字化運營
5G虛擬化、切片等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底層PaaS平臺的支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亞信通過5G PaaS平臺,將網絡域和業務域打通,形成了類似Windows的操作系統,是一個融合的平臺。
據了解,亞信AISWare 5G PaaS平臺整合了微服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目標是構建全域通用、標準統一、多云協同、靈活擴展的新一代PaaS平臺,助力5G網絡軟件化、微服務化建設,賦能BSS、OSS、IOT、AI、Big Data、5GNFV全業務數字化創新,實現系統的智能化運維,提升軟件系統的開發、運行及運維效率,支撐企業數字化運營。
目前,亞信PasS平臺在中國移動已經有16個省落地商用部署,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亞信負責PaaS研發的團隊還將實踐經驗進行詳細總結,出版了名為《大型企業微服務架構實踐與運營》的書籍,詳細講述亞信科技如何幫助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在業務體系內搭建通用的操作系統。
5G:網絡產品的智能化演進
過去運營商的計費、網絡等系統有了智能化的功能訴求,往往以補丁的形式實現,一個個小補丁就像一個個煙囪,這樣智能化的小功能被稱為“注智”。而互聯網公司的AI功能并不是以煙囪的形式存在,而是遵循一整套的標準接口和協議,智能化、集約化地向生態系統進行能力輸出。
亞信科技在通信AI產品中,研發了一整套標準AI接口和協議,智能化、集約化地向生態系統進行AI能力輸出。亞信將發揮在通信人工智能和BSS/OSS協同領域的技術優勢,幫助運營商建立新的網絡運維與運營能力,包括端到端的運營支撐、全面的編排能力、閉環自動化、人工智能與分析、基于用戶體驗的度量能力等。
據悉,亞信科技即將發布的5G網絡智能化產品,將提供5G網絡和業務的全面運維運營支撐能力,包括:支持規劃-部署-維護-優化-客戶體驗的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支持RAN、傳送網、核心網的端到端全網切片編排,支持無線網絡智能規劃和優化,支持端到端的客戶體驗和管理等。
5G+AI 為行業注智,為產業賦能
站在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已經有很多AI催生的應用。對于行業內流行的"AI+X"的叫法和口號,歐陽曄認為不妨將順序反過來,X是行業領域知識,是主體,稱為“X+AI”。對于亞信科技所在的行業,主體是移動通信,或者是移動通信業務本身,在這個主體的基礎之上,加入自動化或是基于AI的智能化能力。
5G與AI技術的融合,將萬物智聯帶入一個全新時代。在5G+AI這一領域,亞信科技需要踏踏實實的建立起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和技術鏈優勢。亞信科技作為產業互聯網的***者,將在5G時代更加積極的擁抱AI技術,通過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服務產業、服務社會。
“首先通過自動化幫助運營商降本增效,然后催生新的業務場景和應用,幫助運營商將整體能力向全行業做智能化輸出,實現5G+AI能力的貨幣化。”歐陽曄如是說。他坦言:通信網絡和業務領域要實現"零觸碰"的智能系統,還很遙遠,與其宣傳像烏托邦一般"零觸碰"的完全智能化,不如先做一些務實的妥協。例如在"智能化"之前,先實現"自動化",將原本的計費系統、IT和網絡系統等需要大量手工操控的系統,先"自動化"起來,再逐漸向"智能化"演進。
亞信通用人工智能平臺(AISware AI^2)是亞信科技匯聚了眾多數據科學家、通信專家、垂直行業專家的集體智慧獨立研發的AI產品,憑借技術優勢,與契合客戶需求的功能設計,必將更好地為行業注智,為產業賦能。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