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廣泛應用,需克服五大障礙
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道,在今天的財經界和科技界,區塊鏈很可能是***的話題之一。
支持者們認為,區塊鏈技術將可給金融服務帶來變革,他們指出這種技術有能力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進行運作,而且還能以防篡改的方式來存儲數據。他們還認為,對于金融和科技以外的一系列行業,區塊鏈技術也同樣將為其帶來好處,尤其是那些由于紙面記錄過于龐大和現在仍在使用過期的遺留技術的行業更是如此,比如說醫療保健、不動產或法律行業等。
但是,緩慢的交易速度和標準化的缺失等因素則對區塊鏈技術形成了威脅,使其面臨著難以正常成長的風險。
著名咨詢公司德勤認為,區塊鏈技術面臨著五大阻礙,而只有在克服這些障礙之后,這種技術才能得到廣泛的采用。
表現需要改進
區塊鏈類似于一種會計分類賬,只不過這種技術是在一個龐大的網絡中來記錄交易的,同時還是去中心化的,這就意味著這種技術部需要任何中央機構。倡導者們認為,就追蹤金融交易及其他數據而言,這就給區塊鏈技術帶來了一種巨大的優勢。
但德勤則認為,區塊鏈技術面臨著一個問題。“區塊鏈可能會是很慢的。”這家咨詢公司在周一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與某些遺留的交易處理系統相比,這些系統具有每秒鐘處理數萬樁交易的能力,而比特幣區塊鏈每秒鐘則只能處理三到七樁交易;以太坊區塊鏈的相應數據***也只有每秒鐘15樁交易。”
報告還補充道:“由于其表現相對來說較為疲弱的緣故,許多觀察人士都認為,區塊鏈技術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可行性。”
互操作性
在區塊鏈這樣一個不斷擴張的行業之中,參與者正在變得越來越多,這種形勢下有些人擔心,由于存在著如此眾多且各自不同的網絡的緣故,沒有什么標準能讓這些網絡相互之間進行互動。
這種標準化也就是業內所謂的“互操作性”。德銀認為,由于缺乏互操作性的緣故,“區塊鏈程序員和開發者就獲得了自由度,但同時也使得IT部門感到頭痛, 因為他們發現這些平臺在沒有翻譯幫助的情況之下是無法互相溝通的”。
復雜性和成本需要降低
由于風險融資充足的緣故,現在已經有數之不盡的區塊鏈應用被開發了出來,而且還有更多應用正在開發之中。但就比特幣的區塊鏈網絡而言,最常受到詬病的問題之一就是,這個網絡需要依賴于密集的運算能力才能進行運作,而因此也就需要大量的電力。所謂的“礦工”利用龐大的計算機“鉆機”來讓這個網絡保持緩慢擴大的勢頭,而這個過程當然也是不便宜的。
據Elite Fixtures在今年早些時候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韓國“挖”出一個比特幣的成本高達26000美元以上,而韓國是加密數字貨幣交易的***市場之一。
德勤則在周一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除了創造和維護一個區塊鏈網絡所需要的龐大成本以外,復雜性也是另一個需要擔心的問題。
需獲得監管支持
隨著去年加密數字貨幣價格的大幅攀升,監管機構對這個市場的投機性本質感到越來越不安。
舉例來說,韓國和中國當局都已經禁止了一種名為“***代幣發行”(ICO)的頗受爭議的現象,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在今年早些時候對弗洛伊德·梅威瑟(Floyd Mayweather)支持下的加密貨幣公司Centra的創始人們發起指控,稱其從事了一項欺詐性的***代幣發行交易。
但德勤同時指出,就監管問題而言,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在美國,有17個州的立法機關要么已經通過了有關采用區塊鏈技術的法案,要么則正在考慮這樣做。而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Steven Mnuchin)也在今年年初表示,一個工作小組已被組建起來,這個小組將對加密數字貨幣進行調研。
需要更多的合作
德勤還在報告中指出,***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點則是,這個行業內部必須要有更多的公司展開合作,才能讓區塊鏈技術促進應用開發和教育。
此前已有多個團體被組建起來,目標是提高這個行業內部的合作度和促成標準化,這可能有助于上述各個網絡之間缺乏互操作性的問題得到解決。
據重點關注科技行業的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而言以區塊鏈為導向的聯盟組織的數量已經達到了61個,與此前一年的28個相比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有報道稱,這些組織中有些可能會面臨資金枯竭的困境,如R3和Hyperledg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