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間件工具崛起,2018年將成云中間件之年?
對于中間件技術來說,2018年是重要的一年,因為高速增長的高利潤和云替代技術正在促使客戶拋棄傳統的本地中間件套件。Gartner的數據顯示,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和數字開發平臺的成熟,企業在中間件工具上的投資將于2018年達到3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盡管傳統的本地中間件技術還將為傳統應用程序服務多年,但從現在起,企業對iPaaS(集成平臺即服務)和MWaaS(中間件即服務)的投入將超越傳統市場。
似乎如今的云中間件已經為企業做好了準備,對于同時需要云系統和本地系統以支持客戶和合作伙伴業務的應用程序開發的供應商來說,這可是個好消息。
英國研究公司MWD Advisors的研究總監Neil Ward-Dutton就說到,“今天的企業需要靈活、可消費和敏捷的集成能力,以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解決方案的交付中“。
中間件套件時代將終結
這種投資趨勢的變化也將意味著企業服務商與集成商將需要改變自身的業務重心,根據Gartner的數據,在2016與2017年間,IBM與Oracle等供應商的傳統ESB的中間件收入僅實現了個位數的增長。
同時,Neosoft、Red Hat、WSO2 和Talend等廠商對混合中間件工具的支出也在提升。倫敦IT研究公司Ovum的***分析師Saurabh Sharma表示,iPaaS市場在2017年***超過了10億美元,2016年增長率為60%,而2017年為72%。這些中間件技術的共同特征包括開發源代碼基礎庫、API集成、松耦合體系結構和訂閱模式。
應用本地與傳統中間件套件的企業會在自己的數據中心中進行大量的集成工作才能進行使用。Gartner的分析師Elizabeth Golluscio表示,許多企業正處于遷移到混合云的環境中,這意味著他們既需要本地集成也需要云集成。所以這些供應商正在使用輕量與開源的總線以取代傳統的ESB,而這些總線通常會包含在iPaaS產品中。
成本、靈活性驅動著iPaaS應用
企業開始遠離傳統及本地的中間件技術主要是受到了低成本、新技術興盛、全新數字業務基礎需求和較短集成時間的影響,這些特征在SaaS應用中尤為明顯。Sharma說道,“云基礎平臺現在已經足夠成熟,能夠提供這種靈活又快速的集成能力”。
而云中間件的訂閱模式將會讓企業的成本與回報聯系起來。Ward-Dutton說道,“基于服務其的那種本地昂貴的***許可證時代可能會迅速消失”。過去數年間,企業被諸如AI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所吸引,因此企業架構發生了改變,同時客戶接觸點數量也在激增。Golluscio說道,“為了集成支持所有這些東西的中間件工具,企業IT必須對云中間件進行評估”。
不要錯失中間件現代化的機遇
Ward-Button表示,在對云中間件工具的評估中,不要被那種所謂“一刀切”式的產品所迷惑。首先,他們要從IT團隊哪里獲得對混合項目的支持。在使用中間件時間較長的企業中,專家可能會極力地維護他們自身角色。但擁有成熟DevOps團隊的IT組織更具優勢,因為新的集成模式會支持跨不同角色的開放協作環境。
Sharma表示,要計劃一個中間件的現代化項目,需要確定團隊對于集成體系結構的期望狀態,并考慮數字業務流程中的集成需求。創建集成能力中(ICC),以促進團隊使用自出集成工具和云中間件平臺。然后逐步將適當的集成流程和工作量遷移到基于云的集成服務上,以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更低的擁有成本。
總而言之,中間件現代項目的關鍵是API主導的集成,它使用API管理和面向服務的微服務體系機構來利用REST API。我們需要專注于使用API來實現API和設計優先原則,并允許團隊能夠快速創建那些可有效滿足最終用戶特定需求的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