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點你想知道的 筆記本屏幕的過去現在未來
這些年無論科技怎么日新月異,玩游戲辦公的主力還是筆記本電腦,你確實應該算算使用筆記本電腦的時間占一天中的多少?對于加班的人來說好像比睡眠時間還要長!也就是說眼睛看屏幕的時間比閉眼的時間還長。但是你從來都不知道這塊占筆記本總成本1/3的屏幕是怎么演變到今天的,也不知道未來它還能怎樣變化。
筆記本電腦是怎樣從過去升級到現在,未來又會如何?
不僅是從普屏到寬屏的演變
筆記本被設計的初衷就是Laptop(便攜式電腦),所以從一開始屏幕的設計就是參照當時桌面顯示屏4:3的比例來設計的,并且這比例一直延續了好長時間,相比手機從普通屏幕到全面屏的演變速度來說筆記本屏幕的演變要緩和很多。
這并不代表筆記本屏幕并沒有進步,剛剛采用4:3屏幕時只有640×480分辨率。這樣的分辨率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存在,但那個時代,1024×768像就算是“高分”了,也被稱為XGA標準。隨后,SXGA+(1400x1050)、UXGA(1600x1200) 、QXGA(2048x1536) 相繼由***普及到主流分辨率,顯示效果變得越來越細膩。
這時才有人提出4:3邊框很寬,屏幕使用率如何能夠提升的問題開始被重視。“寬屏”的概念開始傳播。
和智能手機類似但不一樣的是筆記本屏幕的升級一直都是“輕聲細語”的在進步,即使再向寬屏轉變的過程中也是分了幾個階段:先是16:10顯示比例(1280×800像素、1680×1050像素或1920×1200像素),***16:9顯示比例(1366×768像素、1440×900像素或1920×1080像素)被普及。
一方面是這個比例因觀看高清視頻時可以將屏幕的利用率用到***而被譽為黃金比例,時至今日,16:9的顯示屏依舊是主流顯示比例。再有這之間廠商們也并非沒有“貓膩”,16:9的屏幕面積偏小所以該比例LCD的切割成本也自然就會降低,這也是廠商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TN到IPS的轉變可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筆記本屏幕(LCD)是TN面板的天下。TN面板的優勢是響應速度快,成本低廉,但卻存在可視角度低的缺點。
這是原圖效果
就可視角度而言,TN面板通常只能保證正對屏幕時的顯示效果,無論是從側面觀看還是俯視仰視都會出現明顯的偏色問題。
如今,絕大多數游戲本和中端筆記本都采用了可視角度更高的IPS面板,它具備可視角度高、響應速度快、色彩還原好的優勢,可保證170度范圍內觀看而不出現偏色問題。
此外,和色域相關的參數主要以NTSC、Adobe RGB和sRGB為主,它們之間并無固定的換算方式。影響色域的也不僅僅是面板自身的素質,背光模組設計才更能決定IPS面板是否能達到100%Adobe RGB色域,所以指望面板提升色域無論TN或者IPS都是治標不治本。
未來屏幕將會怎么變
筆記本同質化的局面在現在已經很明顯了,很多筆記本廠商雖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迫于市場的壓力不能像手機廠商那樣做出調整。
就以屏幕為例:很多手機廠商已經將OLED 屏幕普及到了主流消費機型上,筆記本屏幕的確也是可以使用OLED屏幕,但是市場定位的原因,筆記本的售價本身就比手機售價要高,加上OLED 屏幕的成本確實很難在主流價位產品中普及。
搭載OLED屏的筆記本并不多
若未來能夠增加OLED 屏幕記本面板的研發和產能,至少搭載OLED屏幕的筆記本數量會有明顯上升。
很多人認為OLED 屏幕能為設備省電尤其是顯示深色或黑色背景時能很大程度減少電量消耗增加筆記本的續航,但前提是深色或黑色背景的時候,若打開網頁或以白色為主的文檔時每個像素都發光的OLED顯示屏能耗要就高于普通顯示屏。
至于到底費電還是省點還真是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OLED 屏幕可以做到更薄;可視角度更大對于之后筆記本的設計是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