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機or復合機?企業文印設備該怎么選
在辦公文印設備的大家族之中,一體機和復合機是兩類即相似又有著明顯不同的文印輸出設備,這兩類設備在常規功能上基本重合,但是在企業的實際使用中又千差萬別。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文印需求勢必會大幅度上升,這時就有一個難題擺在企業IT管理者的面前:該如何挑選文印設備呢?是該采購一臺復合機設備,還是選購一體機設備呢?
面對這樣問題,不同的企業管理者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會遵從實用價值為先的導向,根據自己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采購。那么,這兩類設備分別適合什么樣的企業辦公環境呢?這篇文章就讓我們從多個角度比較一下這兩類設備的差別,希望能夠給迷茫中的IT管理員們一點幫助。
最直接也最關鍵:錢的問題
當企業需要采購文印設備的時候,IT管理者能夠給出的最直觀也最樸實的標準,就是金錢成本。“掙錢嘛,不寒磣。”《讓子彈飛》里葛優的這句話放在企業采購環節上完全可以奉若經典,畢竟企業在文印作業上所付出的都是真金白銀:采購設備,購買耗材,設備維護等等,都需要錢。如何省錢就成為了IT管理者選擇設備時主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從這個方面來看,一體機設備采購時候的價格優勢很大。目前市面上的一體機設備,價格在2000-10000元不等,價格相對較為便宜。而復合機產品則相對要昂貴很多,不落伍的入門級的復合機設備往往官方標配設備的價格也要8000元以上,彩色的入門級設備也普遍在2萬元左右,高端的設備價格甚至達到了10余萬元,價格跨度相當之大。當然,目前市售的復合機設備中也有售價在3000元左右的設備,不過據編輯君觀察,這類設備往往是一些相當具有年代感的設備了,和新推出的設備相比性能落伍嚴重,沒有太大的討論價值。
除去設備采購本身的成本,打印過程中耗材的成本也是辦公文印開支的重要部分。在單頁成本上,一體機和復合機目前沒有拉開質的差距,少數以節能著稱的復合機型號能夠達到0.02元/頁的超低成本;而復合機設備往往在穩定性上更勝一籌,需要檢修的情況相對較少,耐用性非常優秀。
產能上的區別:效率,文印質量和功能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IT管理者采購文員設備時就不會只考慮成本投入這一個因素了,產能因素也就成為了IT管理者選擇設備的重要指標之一。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效率和文印質量。
在效率方面,復合機設備有著一定的優勢。一體機設備目前市售的產品中,旗艦級產品的輸出普遍速度能夠達到50頁/分鐘,而復合機中的高端產品線則往往能夠達到70頁/分鐘甚至更高,效率的差距顯而易見。除去輸出速度的差距,兩者之間更大的差距在于月極限印量。復合機產品的月印量往往能夠達到數萬頁,而一體機設備,該項數值往往在1-2萬頁,如果是在文印頻率很高的企業辦公環境下,一體機的承載量略顯不足了一些。
而在文印質量方面,不同品牌的設備各有千秋,但就編輯君實地體驗過的設備來看,總體上復合機設備的文印質量要高于一體機設備,但也不排除一些畫質表現超級優秀的一體機設備存在。
除去這些性能上的指標,兩者在功能的搭載上也有所不同。除了基礎的復印,打印,掃描,傳真。復合機設備往往搭載了更加全面的實用功能,包括人體感應,刷卡認證,USB直連打印,自動雙面復印,云服務等等,甚至一些定制的功能也能夠在復合機設備上搭載使用;而一體機設備則相對要弱一些,目前基本能夠搭載無線文印,USB直連打印等較為常規的拓展功能,在泛用性上要遜色不少。
軟成本概念:不同的文印管理策略
除了上述我所提到的因素外,企業對于文印的掌控和管理策略也成為了選擇設備的一項指標。在這方面,復合機設備可以說是全方位領先于一體機設備了。
目前,在數字化辦公大潮拍打下,復合機設備以及越來越脫離了文印輸出端設備的定位,轉而向企業文印內容中心的定位靠攏,在企業文印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可替代,這一點從各路廠商紛紛開始將銷售重心轉移到辦公解決方案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而在一體機領域中,這一點還較為落后。
同時,在管理成本上,管理很多臺分散的一體機和管理幾臺聯網,有后臺支撐的復合機設備誰比較輕松應該是一模了然的了。
總結:
在2018年,我終于還是把怎么選文印設備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拿了出來,不過前面幾次,得出的結論都比較泛泛而談。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一體機和復合機選擇的分水嶺以及愈發的明顯,一體機設備的價格在逐年降低,而復合機在解決方案服務上的提升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中小型企業選擇數臺一體機設備將會更加實惠的選擇。當然如果企業規模超過了50人,或許一體機設備就不那么夠用了,復合機設備在這個規模以及更大規模的企業中發揮的作用將會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