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談談越來越難做的前端,為什么很多人低下了頭
我接觸前端的時間不長也不短,12 年入門,14 年初在百度實習,14 中正式參加工作,掐指一算 5 年整。然而這五年間前端的變化已經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昨天還發了一條狀態,調侃 jQuery 是一個堅韌的社區,有人留言問我為什么這么說。
記得剛入前端這個坑時,jQuery 異常火爆,圖書館的相關書籍俯拾皆是,博客園上的文章介紹多若繁星,jQuery 插件鋪天蓋地,可謂盛況***。然而,隨著多端設備的興起和界面需求的不斷強盛,jQuery 幾乎已經不能勝任日常開發了,時常會在加載緩慢的頁面上看到一堆性能低下的 jQuery 組件,被胡亂地拼湊到一起,那場面,就像進入了一間很久沒有打掃過的屋子,彌散著臭味和灰塵。
前端是一個喜歡發明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物種,它干著雜亂無章的活兒,卻又在用戶的視角前凸顯自己整潔。從繽紛的組件,到工程化、組件化,再到模塊化,然后回歸到語言本身的進化,緊接著又是一輪新的變革。技術在變,社區也在變,社區只是技術演變的一個容器,技術的終點是回歸業務。
業務中出來的問題太多,而解決問題的方案則更多,每隔一小段時間前端就會突然蹦出幾個新鮮的名詞。把單詞拆開來看每個字母都認識,但拼湊到一塊兒,就只能眼睛瞪鼻子了。不管我們使出多少氣力,投入多少時間,新的技術總是學不完,也學不通透,學透了卻發現沒有實踐的場景。于是越來越多前端開始彷徨,“我是不是跑偏了?”,“這玩意兒要不要學?”,“這技術剛聽說怎么就被淘汰了?”,“怎么出去旅個游回來感覺落后了半個世紀?”。
對,這就是前端圈子的現狀。五年前,你可以說搞前端的很膚淺,而今天——你依然可以這么說——前端的知識體量上升了一個臺階,但我們做的事情依然沒變,切!頁!面!只是我們發明了更多更豐富的切頁面工具,讓運營幫我們切,讓程序幫我們切,讓機器幫我們切。
在切頁面的同時,我們的職能也發生了一些改變,我們需要掌握更多的工具和更多的語言,從客戶端延伸到了服務端甚至運維層面,從前端資源演變成了產品的主導者,帶著運營和產品經理玩游戲,我們甚至可以提供玩法,他們跳進來玩耍。
前端這幾年變得豐滿了許多,可以深入的方向更多了。無線、Node、類 React、模塊化、工程化等等,開始出現了「前端領域」這個概念,它不再是籠統的 HTML/CSS/JavaScript 雜燴,每個領域都有專家,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所以前端也出現了很多的機會,以及更多的趣味性——事實上,前端那種所見即所得的開發,本身就是一種趣味。
也有很多人不斷地為前端圈地盤,在知識邊界上開疆拓土,如 Docker、HTTPS、自動化、運維等等,甚至直接跨端跨界跨語言與其他方向擦出奇妙的火花。
前端演變很快很劇烈,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很重要。
那么文章的***,拋出一串問題,在漫漫前端的發展史上,你經歷過哪些?你學到了哪些?你屬于哪個層級?你將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