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快涼了但AR應用層出不窮!AR到底贏在哪?
如果你在這兩年有關心科技行業,那一定感受過VR的大熱潮。在前兩年,無論是傳統廠商也好新興廠商也好,都一股腦擠進VR行業中,仿佛這就是通往未來的列車。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2016年,VR開始退熱,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開發商,對VR都變得冷淡了起來。不管是銷量還是后繼軟件、游戲開發,VR都不盡如人意。
不過,和VR同樣科幻味道濃重的AR,卻似乎發展得一帆風順。在移動設備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基于AR的App,這些App不僅新奇好玩,同時還頗具實用性——特別是蘋果發布ARKit后,實用的AR App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
如果說VR給人的印象是成事不足的花架子,那AR就可謂是華麗的實戰兵器了。那么現在在手機上,AR可以有什么功能應用?一起來看看!
利用AR量物體長度、體積
“我的AR尺子與手電-MyTools”是一款利用蘋果ARKit開發的iOS App,只要你升級到了iOS11,就可以利用這款App來直接測量任意物體的尺寸乃至體積。
此外,這款App還能夠充當量角器、水平儀等工具,所有功能都可以通過攝像頭結合AR技術來完成,雖然精度不是特別高,但日常使用已足以夠用。
雖然在AR出現之前,手機上也有尺子類的App。但這樣的App往往需要根據屏幕來調整刻度,使用不當誤差極大,而且也不夠方便。AR的出現讓測量類App迎來進化,毫無疑問大幅提升了用戶體驗。
利用AR導航
伴隨著著ARKit的熱潮,越來越多的傳統功能踏入AR領域——例如導航。
在我們印象中,手機導航一般就是在屏幕上顯示地圖,不過AR卻令導航有了新的體驗!在ARCity這款應用中,可以利用手機來采集現實圖像,然后AR技術把導航信息實時標識到實景中。對于讀地圖都吃力的路癡來說,這款AR應用可謂是大救星。
根據介紹,ARCity可以通過攝像頭移動的畫面來計算移動距離,能實現比GPS更精準的定位功能。
由于實景和虛擬信息能緊密結合,所以它比傳統的導航App擁有更高的可讀性。例如,ARCity可以實時在畫面上顯示你所在的街道的名字,你離拐彎處的距離變化等等,這些信息都是“貼”著畫面中的現實場景,既科幻也實用。
實際上,在ARKit出現之前,也有過來自功能的AR應用出現。不過由于API之類的原因,精度并不是很高,虛擬信息和現實場景的貼合度也沒那么好。目前ARCity仍在測試階段,對于這個AR應用,大家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利用AR布置家具
裝修的朋友都遇到過家具布置的難題——某樣家具買回來,它到底合不合適?像家具這樣的大件物品,買了后發現不合適想要退貨,郵費又貴又麻煩。怎么辦?這時候AR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一些家具商已經推出了利用AR布置家具的應用,例如宜家。宜家推出的AR應用能夠把宜家的家具模型貼合到實景當中,預覽家具布置到房子的效果,免去尺寸、款式不合適之類的麻煩。
根據介紹,宜家的AR應用可以渲染5、600種家具,雖然宜家有數以千計的產品,不過家具總體來說也差不多是這個數了,還是非常實用的。
不過遺憾的是,宜家的AR應用目前并沒有在中國區的App Store上架。但這個App的思路實現起來并不困難,期待有更多商戶推出類似的應用吧。
利用AR來看星空
很多朋友都有星空的浪漫情節,在AR時代,看星星也有了更另類的方式。
在iOS上,這款Sky Guide AR應用就能使用AR技術來讓虛擬的星空和實景結合,在觀察星空的同時,還能夠查看到更多的天文信息,例如實時顯示星星的名字、星座的位置等等。
在之前,手機也有利用陀螺儀、GPS來顯示星空的App,例如早期的Sky Guide也是這類App。
這樣的App能夠根據你的經緯度,讓你的手機移動到天頂時,在屏幕上顯示星空的種種信息。不過,很多觀星App并沒有和實景結合起來,融入了AR技術后,體驗無疑會更勝一籌。
為何VR遇冷而AR大獲成功?
實際上,和AR有關的應用還有非常非常多,例如利用AR技術來分析食物營養、利用AR來堆積木,蘋果自家的利用AR進行表情捕捉實現animoji等等。
毫無疑問,和冷冷清清的VR相比,AR看著就更有前景。為什么同樣都帶有科幻噱頭,AR就是比VR吃香?原因大致如下。
AR成本更低。如果你想要玩VR,那你就得購買專門的VR設備。昂貴的VR頭盔自不用說,就算是普通的VR眼鏡,也是一筆成本。
與之相比,AR只需要手機就可以實現,完全不需要增添額外的硬件。手機只需要帶有陀螺儀、加速度感應器、定位系統、電子羅盤、攝像頭等部件即可實現大量的AR功能,而這些部件基本已經成為了手機的標配。
AR使用更方便。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AR用手機等移動設備就能實現,不需要連接額外硬件,這是一大方便之處;其次,AR能廣泛應用于大量場合,你在街頭在車上在家里都可以把玩AR,但VR就不一樣了,你很難相信會有人在室外用VR。
業界巨頭推動。雖然不少廠商都推出了VR設備,但一直以來,并沒有什么游戲制作公司,或者軟件開發商全力以赴投入到基于VR的全新交互制作當中,對VR游戲開發得最多的或許就是索尼了,但VR游戲數量和質量依然不高。
與之相比,AR卻得到了行業巨頭的大力推動——蘋果推出了ARKit,而Google則推出了ARCore。有了蘋果和Google的共同推動,就算是天頂星科技說不定也能走近千家萬戶,更何況是技術門檻并不高的AR。
雖然AR和VR都很科幻,但AR的實現要更貼近于現實。VR看著像是涼了,但AR應用卻源源不斷涌現,大致就是因為這些原因了。
總結
雖然上文提到的AR應用只需要手機即可實現,但其實AR的潛力遠不止于此。
從實現的機理來看,AR不僅適用于手持移動設備,也會是穿戴式智能設備的絕配。當穿戴式智能設備進一步普及之時,相信AR還會繼續挑戰人們的想象力,帶來更多不可思議的應用,我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