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閃存陣列更好的方式
盡管數據中心行業對全閃存陣列十分推崇,但大多數數據中心的存儲系統尚未轉換為全閃存陣列。雖然這些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可以從閃存性能中受益,但是大部分工作負載在傳統的基于硬盤的存儲陣列上執行得很好,而在許多情況下,這些陣列仍然在保修期內,并且尚未準備好進行更換。那么,組織如何獲得需要的工作量來充分利用閃存投資呢?
也許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是購買一個小型閃存陣列,只需將需要閃存性能的工作負載移動到它。畢竟,大多數全閃存供應商在其產品組合中有一個選擇,讓客戶開始小型化,可以隨著工作量的增加而擴展。
這種方法的問題是需要識別這些工作負載,需要移動數據,更新應用程序/用戶配置。它還沒有建立一種識別下一個移動到閃存陣列工作負載的方法,也沒有建立一種在特定應用程序不再需要時將數據從閃存陣列移出的方法。基本上,IT等待用戶在移動應用程序或數據集處理完成,然后數據保存放置,直到另一個硬件升級為止。這種并不科學。
采用閃存之前建立流程
更好的路徑是在部署閃存陣列之前建立數據管理策略。該策略應該圍繞著能夠分析現有數據資產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確定哪些工作負載將真正受益于閃存性能,然后只遷移該數據。通過對元數據進行集中管理,可以無縫地完成此數據移動。所有應用程序和用戶都將通過中央元數據存儲庫訪問數據,這意味著當數據移動到閃存陣列時,不需要更新應用程序。
從閃存中提取數據的能力可能意味著小型初始閃存陣列投資實際上成為***的閃存投資。這是因為在大多數組織中,數據活動時間少于90天,然后成為非活動數據集的***成員。事實上,數據管理解決方案也可以消除對傳統硬盤陣列增長的需求,因為數據可以無縫遷移到云中的長期存儲庫。
全閃存陣列解決了很多問題,但大多數組織只需要一小部分數據集駐留在其上。決定全面使用閃存是因為IT沒有辦法無縫分離,分類和組織他們的數據。通過管理元數據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組織可以降低閃存投資的成本,同時為對象存儲和云存儲提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