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云存儲黃炳琪:存儲不僅是數據倉庫,而應該是生產管道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或許,你沒有聽過騰訊云存儲產品,但你肯定是騰訊云存儲產品的用戶。在中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用戶,都用過騰訊的云存儲產品,除非你不使用微信、QQ。騰訊云存儲產品總監黃炳琪在8月22日上午舉行的騰訊云TechCamp媒體沙龍上表示,從早上起床到上班,我們已經與騰訊云存儲做了大量的交互,例如發朋友圈、滴滴打車等應用,都會在騰訊云存儲上留下視頻、照片、文字等。可以說,騰訊云存儲一直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撐著大家每一天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因此,云存儲對于整個互聯網產品來說,地位是非常核心的。
四大維度的完整產品矩陣
據黃炳琪介紹,騰訊是從2013年開始對外提供公有云的存儲服務,到目前為止已經為CNTV、58同城、大眾點評、芒果網等知名企業提供了云存儲的相關服務。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戰,騰訊云在互聯網、游戲、視頻、金融等領域積累了過硬技術,成功構建了其云存儲場景解決方案的產品優勢。
黃炳琪認為,存儲產品的分類方式主要有四個維度:訪問方式、部署方式、生命周期和服務級別,形成騰訊云存儲的完整產品矩陣。
一是訪問方式,主要有兩種使用方式,一類是像電腦硬盤一樣的塊存儲或是文件系統,另一類是通過Web上傳下載的對象存儲使用方式。
二是部署方式,可以部署在用戶的機器上,也可以部署在云上。當然,騰訊云還可以讓用戶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架一個橋梁,完成混合云存儲的部署,用戶還可以在黑石上面去開辟一片自有的空間做自己專屬云和云存儲。
三是數據生命周期,根據數據的生命周期,騰訊云存儲會將數據進行歸檔管理。
四是服務級別,例如熱點新聞、視頻、電視劇等熱度比較高的數據,會將它們放到性能非常好的存儲服務器上,以降低延遲。像監控攝像頭等非常冷的數據,對性能要求不高,但必須保存一至兩個月,這類的數據大都會放到存儲類型的服務器上,以降低成本。
從私有云存儲逐步向公有云邁進
談到私有云,很多用戶認為它并不是真正的云,且成本過高。雖然公有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且成本較低,但用戶又擔心它的安全問題。因此,混合云無疑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實際上,騰訊云存儲針對用戶的這種需求,已經提供了混合云存儲的方案。
黃炳琪表示,從私有云一步邁到公有云,步子有點大,因此騰訊云存儲為用戶提供了混合云的解決方案。騰訊混合云的方案實際上是在私有云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尾巴,通過這個尾巴搭到公有云上去,這個尾巴就是騰訊提供的存儲網關。當私有云中的數據完成生命周期價值之后,通過騰訊提供的存儲網關,這些數據就會傳輸到公有云中,很好的解決了用戶的痛點。
黃炳琪認為,騰訊混合云主要解決了用戶的兩大痛點,一是數據增長如果超過了用戶傳統IDC的容量,可以自動化的上傳到有無限空間的公有云上;二是用戶的業務不用做改動,對業務沒有任何影響。隨著社會的認知、政策的跟進,公有云將是未來的解決方案,但實際上誰都無法預測這一天何時到來。因此,通過先把傳統的存儲改到私有云上,讓私有云再變成混合云,最終到達公有云存儲解決方案。
政企云的五大解決方案
在大力倡導政企服務的今天,騰訊云專門為政企客戶提供了非編媒資、大數據、安防監控、數據備份歸檔及政企云五大解決方案。
黃炳琪認為,當前政企客戶主要面臨幾個方面的痛點。一是不斷增長的數據對存儲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二是核心數據受政策的管控,數據安全級別高;三是政企客戶面臨從深度定制到往云端遷移。黃炳琪表示,與前面的痛點相比,政務云最大的難題就是信任。當前,私有云已經不是技術問題,不是產品問題,而是信任問題,這個信任問題的解決不能僅靠國家政策,需要云廠商負起自己的責任來,在安全方面、數據可靠性方面能夠得到國家、得到政府和企業的認可。
“政務云本身是一種私有云的解決方案,騰訊云已經與中國第一家互聯網銀行VBANK和新興的OneBank等金融客戶進行合作,提供了私有云的解決方案。我們相信在金融級的私有云解決方案下能夠得到銀監會、證監會的認可。”黃炳琪如是說。
黃炳琪強調,騰訊云不止是存儲,而是將數據作為一個倉庫存起來之后,還要把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因此騰訊云不僅是倉庫,而且是生產線的管道,能夠把各個系統之間打通。當數據從倉庫運輸到生產線,各個模塊之間能夠進行聯合運作,在AI學習機器轉碼、高性能計算等子系統里處理一遍,最后再回到倉庫中去,形成完整的生命周期。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