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遁地、來去自如?Oracle數據庫秉承技術當先,用戶也來說說看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近日,向來以厚積薄發聞名的Oracle數據庫,帶著創新的云理念、新近的云技術以及一位響當當的數據庫掌門人Andy(甲骨文數據庫全球執行副總裁,甲骨文員工號130)登陸中國。
“數據庫上云”的事兒暫且不表,我們先看看在過去的一個財年以及更長時間內,甲骨文在研發及創新方面的投入數據。58億是在過去的一個財年中投入到研發領域的資金,也就是一年58億美金;450億是什么概念?過去12年Oracle投放在研發中的就有450億美金。從大多數企業出發,這個數字可能是企業銷售收入都無法比肩的水平,充分證明了甲骨文從研發到創新確實持續投入了巨大財力,也很重視產品的優化與技術的升級。
除了通過“武裝自身”的方式,甲骨文的收購戰績在業界也是如雷貫耳,120是甲骨文在過去12年中并購回來的公司數量。“12年以來,我們花了超過700億美金去并購這120家公司,去豐富甲骨文的產品以及解決方案。” 甲骨文公司高級副總裁及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翰璋說。最近幾年,甲骨文表現出在云計算領域“攻城略地”之勢,并購了很多與云計算相關的企業,最近的一個并購是在SaaS領域ERP的NetSuite,逐漸形成了IaaS、PaaS和SaaS“全面開花”的局面。
一直以來,無論是企業還是云供應商都在“云化”的問題上兜兜轉轉,其實無論我們處在哪種IT時代,數據庫中最重要的還是要滿足用戶對***進技術的訴求以及渴望。因為這種信息是客戶最重要也是最有價值的資產,憑借此作為制勝市場的基礎,數據庫本就應該使用***進的技術來支持。
一波三折的云化過程
產品好不好,用戶體驗所帶來的的反饋最有發言權。僑鑫集團作為Oracle Cloud @ Customer產品的使用者,執行總裁助理張志杰給我們分享了一個 “無心插柳柳成蔭” 的故事。 “起初同甲骨文開始交流,我們想做的是一個趨于內部的、側重于數據管理以及治理的改變,并不想將IT架構變得過重。想通過數據層面將整個內部的應用系統串聯起來,這樣可以協助企業本身做出更好地決策。交流之后,我們發現甲骨文可以提供很多的想法幫助我們,并同時完成數據的管理,不單單局限在管理企業內部的財務系統數據、CRM數據等。”
雖然想法很有吸引力,但是對于企業來說,如果采用傳統方式完成數據平臺的架構,需要思考的事情就會很多,例如集成、資源分區等。通常企業是沒有能力投入重金去完成這樣一個平臺的搭建工作,就像小時候老師說的那樣,不要重新創造輪子,簡單來說就是在現有平臺中選擇***的。
此外,張志杰表示,在僑鑫集團自己的IT機房中大部分運行的還是私有云,主要是云終端。大家都很清楚這種混合云的模式是需要不斷發展并迭代的,所以如果搭建完成的話就需要持續投入開發才會始終發揮***的效果,今天使用OpenStack開源,明天可能要采用其他架構進行無縫接入,所以這種投入對企業來說就很繁重。
通過深入了解僑鑫集團的需求并結合其發展現狀,甲骨文提供了一系列***的Oracle Cloud Machine、Oracle Exadata Cloud Machine、Oracle Big Data Cloud Machine 等軟硬件一體化產品和公有云解決方案,幫助解決移至云端的很多難題,用張志杰的話說其實就是將“Oracle公有云搬到你家”。它是一個經過實踐檢驗的混合云平臺,會有大數據的能力,Exadata的能力,可以讓企業在自己的數據中心獲得Oracle公有云服務的所有優勢,包括敏捷性、簡易性、彈性擴展和按需訂購模式。
采用Oracle Cloud @ Customer后,可以做到將云能力、大數據能力交付給員工,不再受到物理環境、地理位置的限制,有效克服海量數據帶來的運營挑戰。“這個東西是完完全全建立在Oracle Cloud Machine基礎上,而且這些東西是放在我的機房內,我保留了數據主權,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數據的不安全,Oracle云帶給我的感覺就好像是飛天遁地、來去自如。”張志杰說。
無論是數據還是技術,我們更注重未來
很多企業選擇Oracle,我想不單單將眼光局限于現狀,更多的考量還在于未來的前景以及是否對自身的業務有一種持續的助推力,這一點在僑鑫集團的項目上上就有突出表現。張志杰告訴記者:“其實甲骨文讓我看到的,在現有階段很關鍵的兩點就是數據和運算能力。但是再過三到五年,可能運算能力就不應該算是需要特別掌握的能力,拼的就會是服務水平,但從業務的本質來說數據還是核心。”
現在甲骨文的產品路線正在不斷刷新緊跟市場發展,據悉已經著眼跨入人工智能、物聯網的范疇,其實與僑鑫集團的業務是有很多相輔相成的地方。據了解,僑鑫集團比較代表性的業務就是地產,其建筑可以說是非常經典,但是隔幾十年以后不一定還能始終保持領先;而一個建筑的地理位置很好,客戶還是會租會住, 但是對于軟件的方面該怎么辦?。“與甲骨文合作,利用其平臺上的能力,就可以將云的能力賦予到我們的產品,例如智能樓宇,這棟樓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繼續保持領先,所以對平臺能力的考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張志杰補充道。
當天會上,記者留意到Oracle數據庫12c中有一項云技術被稱為“分片功能”,也可以說是多年以來RAC技術(技術目的是讓數據庫可以橫向擴展,可以做更多交易或者來增強數據能力)的一種升級。由于可以滿足客戶對于數據使用的需求,大部分對RAC的表現比較滿意。
但對于部分用戶需要更強的大量擴展性需求,例如電商、金融機構和電信公司等。這種工作負載量決定業務數據不可能在單一平臺上運轉,如果一臺機器出現故障,整個系統的宕機時間很長,也是用戶無法接受的。為了處理這一點,甲骨文開發了分片技術,基于宏觀的甲骨文數據庫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分配,然后分配到不同的市場中,例如國家、區域、省、州等,每一個分片數據表出現故障的話不會將整個系統帶壞,所以可用性更高,而且具備更加快速的擴展性,或許這種技術的優化也會慢慢應用在僑鑫集團的業務拓展中。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