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Linux基金會執行董事Jim Zemlin:開源從曲高和寡到婦孺皆知
原創一直以來,作為IT界翹首以盼的Linux盛事LC3(LinuxCon + ContainerCon + CloudOpen)大會將于今年6月19至20日在北京獻上在中國的首秀,其中不乏有開源巨星Linus Torvalds(Linux和Git創始人) ,還有各大開源界技術***,包括云計算方面的代表(OpenStack、Kubernetes),區塊鏈項目(Hyperledger)、網絡項目(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等等。國外Google、IBM、亞馬遜、紅帽等企業與中國開發者和中國使用Linux的企業高管一起加入探討容器、區塊鏈、網絡編排、嵌入式/物聯網開源技術。
而在LC3大會前期,Linux基金會執行董事Jim Zemlin在舊金山接受51CTO記者的視頻專訪,仔細分析了本次開源技術在中國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開源和Linux來推動技術創新。
開源為什么這么重要?
“實際上,Linux基金會去年已經開始在中國建立了一個開源機構。主要和一些中國開源企業開展合作,比如華為、中國移動,以及中國開源促進聯盟這樣的一些本地社區。并且希望在云計算和網絡領域不斷地在中國擴展,共同推動開源的發展”,Jim Zemlin認為。
在Linux項目中,當前已經有100多家企業,接近4000名開發人員完成5.3萬個內核源文件、2100萬行源代碼。Linux不僅應用范圍很廣、規模大,發展速度也非常塊。Jim Zemlin介紹說,Linux每天新增1萬行代碼,刪除5000行代碼,精心修改1800行代碼。可以想象,Linux每一小時就會發生8次變化,在開源項目中,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或組織趕得上Linux的發展速度。
當然,企業不需要去追趕Linux,因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能夠從開源中獲取Linux的技術和服務對產品進行定義。我們始終相信,未來是開放的,永不停滯。
在安全方面,Jim Zemlin認為只要是復雜的系統,都難免會有安全漏洞。不過,Linux的開發過程實際上會有成千上萬個開源開發者對它的安全性進行審議,這也是Linux非常關注、重視的一個問題。代碼實際上有同行評估的一個過程,盡***的可能性保障安全的問題。所以,在Linux開發過程中建立一些安全代碼,比如:啟動CoreOS這樣的項目,主要是希望能夠幫助他們開發出安全可靠的軟件,代碼經過審計,保障這些代碼是最安全。
因此,Linux整個軟件開發過程會有一個同行審議、同行檢查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和流程,保障開發出來的Linux軟件的安全性。
開源從最開始的曲高和寡,到如今不斷有大量的企業、組織、個人的加入,形成一個全新的生態。其中包括基于大數據的Hadoop平臺,Kubernetes和Docker等開源的容器和云技術技術。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Google開源項目Kubernetes,它的發展非常快,同時也是開發者投入比較多的項目。具有380家企業和2500多名開發者致力于Kubernetes的開發,一共有5萬個提交,還有8000個GitHub的源代碼,這些開源項目逐漸得到了行業的認可。
Jim Zemlin也一直在關注中國的云計算及物聯網開源方面的發展,他們也不斷增加在中國舉辦相關的開源技術活動,不斷擴大開源在中國的布局。希望促進類似Kubernetes云應用的開發,以及EdgeX項目和IOT等開源項目的發展和創新。
也許有朝一日開源可能會改變這個世界,但是它確實已經在發生了。
通過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代碼貢獻中,給Linux帶來的價值也越來越多。Jim Zemlin舉了個例子:上周日本豐田宣布賣得***的汽車凱美瑞將會使用Linux系統,而汽車行業加入Linux意味著他們對Linux內核會提出新的要求,對那些嵌入式系統開發解決方案的廠商是非常好的消息。
針對中國開源環境的交流中,Jim Zemlin認為,中國一些高質量的開源項目不斷的在發展,去年就曾與華為和中國移動宣布一個開源項目,同時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也持續加入,以及一些國際運營商,包括AT&T和Orange,希望建立世界上***的開源電信類基礎設施。但是從GitHub上來看,與美國相比,中國的高質量開源項目確實不多,Jim Zemlin表示歷史原因影響很大,在美國軟件開發歷史相對會較長些,但是可以看到中國也在迎頭趕上。
所以,LC3大會此次在中國舉辦,能夠讓全世界***的開發者和中國的企業以及高層次的開發者共同討論,分享***實踐,也希望中國未來有更多的自主開源項目。
***,Jim Zemlin再次強調了LC3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因為這是一場讓全球領先開發者齊聚的機會。也是能夠讓你分別一個開發精英和一個普通開發者的區別大到什么樣的程度。Jim Zemlin舉例說,就像畢加索和一個普通畫家一樣。我們能夠看到的除了世界上***秀的開發者和計算方面專家共同談談問題的機會,更是希望更好的利用開源來開發產品和服務,和中國的開發者和行業進行密切合作,開發出更多未來具有價值的開源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