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華為還未進前十,如今穩坐全球前三是何原因?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2017年3月24日,華為在上海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了HUAWEI P10和P10 Plus兩款智能手機新品以及華為第二代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2。會后,記者采訪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先生和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部總裁蘇杰先生。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先生
余承東向記者表示:“華為一直在不斷超越。終端是華為最近五年才發力的,五年前或許在中國都排不到第十,現在我們可以有信心的說華為手機已經進入全球前三。現在,安卓與蘋果唯一的差距是生態體系,我們希望通過提升服務及生態布局,與蘋果站在相同的陣線上,更好的服務消費者。華為未來的路,必須要靠科技創新、核心技術、以及優質的云服務。我們的目標是要做第一!”
智能手機不只是硬件,還包括云服務
什么樣的手機才會受到用戶的青睞?只要做好硬件就可以了嗎?NO,遠遠不夠。雖然硬件是智能手機的主要競爭力,但卻不是全部。一款深受用戶喜愛的好手機除了過硬的硬件基礎,還需要注重用戶的體驗,提供優質的云服務和安全保障體系。尤其是什么都講究性能和效率的今天,通過云服務滿足用戶的存儲、應用性能服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每位用戶在云端存儲的照片數據,如果折算成高清相片約750億張,這個數據量級的照片用戶一般會選擇保存在云端。
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部總裁蘇杰先生
蘇杰表示,智能手機不只是硬件,還包括云服務,我們需要為每位用戶提供每時每刻的云服務。精品的云服務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五個層次一樣,需要為用戶提供安全、性能、豐富、精品、精準的應用和內容。
所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指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后,還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數會將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實現需求當中。
通俗點說就是,當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這種生理需求最為強烈,其它需求則顯得不那么重要。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
同理,要想做到精品的云服務,首先要做到安全,其次是性能,以此類推,精準是最高的程度,即是用戶喜歡什么就隨時可以拿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目前用戶關心最多的就是安全問題,蘇杰表示,華為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保證云服務安全性:
一是,技術保障。通過端到端、傳輸過程的加密,結合云端備份的方式保障用戶存在云端的數據和照片的安全。
二是,制度安全。目前華為手機用戶分布在全球,因為每個國家的制度不同,所以在云安全方面,任何一個云業務的落地,華為都要求在當地實現雙關審批。
三是,符合國際標準。三年前,華為在歐洲建立了消費者云服務中心,設立了安全團隊。2015年,華為云服務通過了歐洲最嚴格的安全認證CSA-STAR。最近,針對歐盟近期發布的最嚴格的數據保護法案《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在歐洲的華為專家也正在研究這個條例。除了遵循一系列國際安全標準之外,華為還建立了兩個部門來檢查和監控信息安全情況,一是管控網絡安全與用戶隱私的首席安全官,另一個是法務評審部門,專門負責安全和隱私管控與當地法律之間的適配。
華為消費者云服務全球注冊用戶數量突破2.1億
在記者看來,華為手機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其超強的云服務能力。據了解,華為消費者云服務有別于華為企業云服務。蘇杰向記者介紹說:“華為的企業云服務相當于消費者云服務的供應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用華為的公有云,也可以用亞馬遜、微軟的公有云。因為企業云是提供的基礎設施的租賃等,消費者云提供的是面向消費者的服務。”
作為終端廠商,華為消費者云服務的定位主要有兩點,一是通過提供自有業務和第三方業務來提升用戶體驗,進而促進終端設備的銷售:二是通過終端和云服務的協同,在用戶使用手機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那么,華為消費者云服務主要提供哪些服務呢?其主要包含該四大類基礎業務:一是影像等用戶數據存儲、升級服務和與WLAN上網類似的服務等;二是音樂、視頻和閱讀等內容類服務;三是游戲、應用市場類分發服務;四是開放平臺業務。主要為廣大開發者提供全球化的業務能力,著力建設一個開放、透明、共贏的生態環境。其中,前三個面向消費者,第四個面向開發者,著眼于將終端側的能力和云側的能力開放出來,與開發者和合作伙伴一起開發更多的服務提供給消費者。
據華為消費者業務上月發布的《2016年華為消費者云服務白皮書》數據顯示,隨著華為終端銷售的增長,截止2016年年底,華為消費者云服務全球注冊華為帳號活躍用戶數量突破2.1億。其中,國內帳號數量同比上升56%,海外帳號數量同比上升363%。此外,在終端應用軟件生態建設方面,截止去年底,華為消費者云服務合作伙伴獲得的分享收益高達 28 億元,華為注冊開發者數量超過22萬,同比上升70%。
面對全球2億多的華為手機用戶,華為要每分每秒地為用戶提供諸如手機丟失后找回、各種重要資料在云端備份、以及華為錢包、華為應用市場、主題、音樂等各種服務。
手機應用安全,一個決不能忽視的重頭戲
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手機惡意應用充斥著用戶生活,惡意扣費、惡意廣告、惡意捆綁安裝等惡意行為直接威脅著用戶的智能設備安全。用戶往往在不經意間就會中招,導致被惡意扣費、中毒、勒索、甚至信息泄露等后果。
為了保障手機用戶應用安全,華為應用市場首創了“開發者實名認證+3重系統檢測+人工專員復檢”安全保障機制,從惡意軟件檢測、廣告掃描檢測、隱私泄露檢測以及安全漏洞掃描等方面,進行多重智能的安全排查檢測,然后人工復檢專員針對不同APP審核不同的安全問題,最終結合端云協同能力保障用戶下載應用安全。
在做到了應用安全防護的基礎之上,華為應用市場創新設計了手機動靜雙引擎智能安全保護,通過靜態引擎對手機進行檢測,與數據庫里的惡意應用源代碼進行對比,在通過動態引擎對未知惡意軟件進行分析,讓惡意應用無處藏身,不給其任何可乘之機,同時也協助用戶在遇到應用安全問題時做出正確的選擇,以此全方位提升用戶應用安全。
此外,記者了解到,在硬件的安全性方面,華為終端采用了麒麟960安全芯片,特有的指紋生物防偽技術,以及全球首顆集成金融級安全芯片的SOC等安全技術和產品。在軟件方面,實現了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EMUI系統手機找回、SD卡鎖等手機安全功能,采用了安全檢測等技術。
根據《華為應用市場2016年度安全報告》中的華為應用市場三重系統檢測數據顯示,2016年,隱私風險應用較上一年有大幅度增加,病毒類應用較上一年會有所減少。2016年華為應用市場共審核超過55萬次應用上架申請,其中24.8萬次申請未通過安全審核。這些應用主要存在:惡意行為、內容違規、功能缺陷、版權缺失以及交互缺陷等問題。
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
余承東表示:“在手機領域,通過數十年的努力,華為手機已進入全球前三名。連續三年,我們在中國的服務滿意度都是第一,超越蘋果和三星,我們還要持續加強,我們在海外很多地區都做到了售后服務滿意度第一。在不遠的將來,華為手機將進入前兩名。”
在記者看來,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離不開華為持續的研發投入,產品技術的不斷創新,優質的云服務能力,以及注重用戶需求和體驗態度。
蘇杰在采訪中表示:“華為的生存關鍵是以客戶為中心,在消費者方面,以客戶為中心即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對于消費者來講,購買以后每時每刻都在使用手機。所以,在使用過程中的服務質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較于一些以擴充用戶規模為目的,忽視用戶體驗與服務的廠商來說,華為這種以消費者為中心,不斷創新腳踏實地前進的策略更能俘獲大眾的心。也許,這正是華為在短短幾年便能從十名之外進入全球前三的商業秘訣。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