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安全盧佐華:用安全擁抱物聯網時代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當記者準備做IT女性采訪系列時,總編第一反應是“你可以采訪盧佐華啊!”他隨手從案頭成堆的刊例雜志中找到了WOT的專刊,翻到了印有盧佐華女士照片的那一頁,“每年51CTO的WOT峰會都會邀請上百位講師做演講,但是女性講師寥寥無幾,講得精彩的就更不多見了,這位盧佐華女士讓人印象深刻。”
就這樣,記者順利約訪了梆梆安全研究院這位“年輕”的院長——盧佐華。說她“年輕”并非說她年紀小,事實上盧佐華給人的第一印象相當穩重。然而在采訪中,聊到興趣所至,看她眼如水杏,顧盼生輝炯炯有神,那種對自己研究領域的熱愛和欣賞,讓記者感受到滿滿的朝氣和壓抑不住的年輕活力。
結緣網絡安全十五年
盧佐華的IT行業履歷相當豐富,但從2002年開始,她最多的時間都在與安全結緣。在那之前,她先是離開了大家眼中“鐵飯碗”——研究所,投入到商務智能領域,基于數據倉庫、多維數據庫做決策支持系統,后來在工作中接觸到防病毒軟件、入侵檢測、漏洞掃描等安全產品,并對主機審計、安全訪問控制這類信息安全產品產生了極大興趣,于是開始進行全面系統的安全學習與研究,是國內最早一批CISSP、CISA證書獲得者。
“遺憾的是,在2000年左右,當時國內的市場還不成熟,行業用戶和企業用戶還沒有安全意識,IT技術還不夠成熟,很多非常好的想法得不到商業的支撐。”當時盧佐華憑借了自己的經驗,預測未來安全將在兩個領域大有可為,一是操作系統層面,另一個是網絡層面。
最終她選擇了網絡層面的信息安全,并且在全球最大的網絡公司思科安全部門為起點,在這個領域一扎就是十五年。2015年,梆梆安全董事長兼CEO闞志剛慧眼識人,邀請盧佐華加盟梆梆安全新成立的研究院,專注物聯網安全的研究。
物聯網安全面臨新挑戰
談到物聯網安全,盧佐華有非常多的觀點愿意分享。
她告訴記者,物聯網從架構上看,可以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無論是云端、傳輸端還是聯網的智能終端都需要安全保護。“值得注意的是,物聯網安全與之前所有的安全都不同,雖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點、結合點,但是信息安全企業依然不能將原有的安全防護方案生硬照搬過來,因為很多終端設備從不智能到智能,從不聯網到聯網,構造了一個全新的業務互聯模式,需要有革新的安全保護。”
經過調研,盧佐華發現,智能設備終端最關鍵的是控制程序,過去控制程序不聯網,所以沒有設置安全保護。現在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普及,很多終端都聯網了,新的應用層出不窮,例如車聯網系統、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能電網、智能樓宇、智慧城市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暴露出嚴重安全問題——智能終端的安全性。“每個智能終端與外界互聯時,圍繞終端已經形成了一個自身與外界的微邊界。安全的邊界一定要健壯,我們需要對數以百萬千萬計的終端微點進行保護,每個終端微點都要具備一定的安全防護及抗攻擊能力。這才能從根本解決物聯網安全問題。”
盧佐華指出,過去信息安全攻擊主要針對企業層面,企業對應的有物理安全、防火墻邊界安全、網絡入侵檢測等多種安全措施。現在物聯網時代則完全不同,比如智能終端都非常容易獲取,黑客能買一個設備,直接拆了就可以從固件和軟件層面進行破解。“身份認證和數據安全都通過加密實現,而這些攻擊方式很容易通過逆向技術、內存分析提取出密鑰。”她認為,“在物聯網時代,擁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不同的應用場景就需要不同方式和強度的安全保護。”
她進一步說明,在終端上留給安全防護的資源往往非常小。對比智能手機為運行安全程序可分配1M-2M的運行空間,車聯網系統可能只有1/10的空間,即0.1M-0.2M,在一些終端上甚至空間更小。“在這有限的空間里,我們還要運行安全密碼算法,保質又減量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聯系了多家高校、研究院老師、知名專家,最終在工程上實現了。”
IT女性可不等于女漢子
盧佐華說話聲并不高,細聲慢語,當記者問及是否在職場會展現出女漢子的一面時,她笑著連連搖頭。
她表示,在管理崗上女性擅長溝通的這一點會發揮很大優勢,“我在工作中的確有追求完美的那一面,但是我認為管理者最忌諱直接下達命令,如果下屬們不知道做這些事的目的,你就很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此溝通特別有必要。女性管理者需要做到不情緒化,不將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來。
對于同樣處于IT圈的女性們,她給出三點建議:
一是對待當下,一定要做事認真負責。無論是否有很高的追求,既然已經進入職場,對工作負責是基本立足要求,結合女性細心和耐心的特點,就可以打下好的基礎。
二是對待未來,對于有事業追求的人來說,也許現在還迷茫困惑,但建議額外有計劃的進行學習,提升自己,拓展視野。
三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有一句話說“工作給予你的回報,遠遠大于你為工作付出的”,工作多年之后看,果然如此。希望大家樂觀的看待工作中的付出和辛勞,因為你一定能收獲更多!
采訪最后,盧佐華推薦了近期在看的兩本書,她坦言負責研究院的工作,要在物聯網安全領域里走出創新之路是非常有壓力的,推薦的第一本書是吳軍著的《智能時代》,它幫助你了解現在,看清未來。書中對大數據與智能革命帶來的思維革命、技術上的調整,以及機器智能如何改變人類社會,做了全面的講解,。而另外一本《貝爾實驗室與美國革新大時代》,讓人看到關于創新產生的方式、原因以及創新的促成。書中介紹了世界上創新領域規模最大的貝爾實驗室的發明創新故事,為什么那么多重要的發明會來自貝爾實驗室。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拓寬思路,帶來更多啟發。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