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 Lee:從微軟安全專家到京東安全的勇士之路
每天早上8點30分,Tony Lee將會開始他一天工作中的第一項:晨會,在10到30分鐘時間里,布置一天的工作任務——在京東,這個慣例已經(jīng)雷打不動地被京東人堅持了十年時間。Tony Lee對此非常認同:“這是一個節(jié)奏的問題。有了這個早會,大家都不會懶懶散散的,一天的節(jié)奏就起來了。”
這是Tony Lee來到京東擔任首席安全專家的第一百天。從美國到中國,歷經(jīng)賽門鐵克、微軟、安全寶、百度,如今的Tony Lee選擇落腳在京東——以這里為起點,他將要一步步實現(xiàn)他心目中的“安全”。
一、為信息平等而投身安全
“我的經(jīng)歷也算是一部華人奮斗史了。”Tony Lee半開玩笑地說道。他言語間僅存的一點獨特的音調(diào)仍然帶有明顯的廣東味道:“出了家鄉(xiāng),英語也講、普通話也講,就是家鄉(xiāng)話很少說了。”
高中時期,Tony Lee便遠赴美國定居,而他的安全生涯同樣也是以美國為起點的。高中畢業(yè)之后,Tony Lee進入了伯克利大學。在那里,讓Tony Lee感觸最深,也最深刻地影響了他的,就是校園中自由的氛圍:“伯克利非常重視自由平等。在伯克利的校園里有個標志在地上是一個圈,里面寫著一句話:這個地方和它的上空,不受任何國家的法律約束。”
在這樣的氛圍中,Tony Lee開始了他和計算機的親密接觸。
彼時正值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開端:Windows尚在95、97時代,Hotmail剛剛興起,而Google還并不出名。Tony Lee所在的實驗室主要負責的是殘疾人電腦的設計:“很多殘疾人不能用電腦,甚至根本不能移動肢體。我們設計了一個頭盔、一個特殊設計的鍵盤,讓他可以點擊操作。”
這個過程,亦讓Tony Lee感覺到:“電腦是一個強大的資源,它真的可以幫助人,讓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
在我問到Tony Lee踏足安全是何時時,Tony講到2001年,在加州大學讀研的Tony Lee收到了自己的導師、同時也是賽門鐵克首席架構師的郵件:“我們需要研究病毒的人,你來試試?”
初涉安全,原本就喜愛計算機的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要研究一個病毒,從API到各種子系統(tǒng)、郵件傳播、各種協(xié)議,什么都要接觸,一個程序反饋的每一層你都要懂。這對計算機的全局觀非常有幫助。”
Tony Lee也認定,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將在這一領域展開——他還并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他將幸運地親身經(jīng)歷安全行業(yè)的一次重大變革。
2003年8月,“沖擊波”病毒爆發(fā),在全球范圍內(nèi)造成了巨大影響——而這只是針對Windows的眾多攻擊中的一例。“微軟在當時是眾矢之的,所有黑客都盯準了Windows,可以說是四面楚歌的境地。”Tony Lee回憶。
危機四伏之下,微軟開始在安全方面下足了力氣:建立了最早的SRC并創(chuàng)造了SDL。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可以算得上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安全的開端了。
彼時正在微軟工作,并經(jīng)歷了全過程的Tony Lee,至今仍然對微軟推出的《威脅建模》一書推崇備至:“十幾年前的書,今天依然很有用。”而那段艱難的時光,被Tony Lee形象地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正如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士兵才會真正懂得戰(zhàn)爭一般,Tony Lee也從這場“安全大戰(zhàn)”中,漸漸領悟了安全的本質(zhì):“做安全,不是為了別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安全”——計算機讓每個人擁有了平等的機會;而安全讓這種機會不會被惡意利用,這便是安全的起點和意義。
這也成為了他一貫堅持的原則。在一次圓桌活動上,有人向Tony Lee提問:“你打算怎么把安全做成非成本中心?”Tony Lee給出的答案是:“這是個偽命題,為什么非要把目標定在盈利上?我不想做成非成本中心,安全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盈利。”
我覺得他是“做最純粹的安全”,或許,安全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
二、永不停歇的勇士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像Tony Lee這樣想——從2011年年回國加入安全寶到如今,Tony Lee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美國,Tony Lee經(jīng)歷了安全的起點。那個時節(jié),他如同除暴安良的俠客,為維護安全與平等而戰(zhàn);而他回國時,正遇上國內(nèi)安全行業(yè)巨變的時間節(jié)點:2005年成為了“傳統(tǒng)安全”和“互聯(lián)網(wǎng)安全”的分界點,也宣告了新一輪安全風潮的到來。
在此之后,信息安全進入了蓬勃發(fā)展的階段——國家層面的支持、公眾的日益重視,各方面的信息都預示著安全的春天即將到來,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如同雨后春筍般紛紛興起。緊接著,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們的身影開始顯現(xiàn),憑借雄厚的實力,意欲開辟安全的新格局。安全的世界第一次從“俠客的江湖”,變成了“梟雄的逐鹿場”。
Tony Lee認為,360出現(xiàn)后的安全市場繁榮了不少:“從那之后,安全開始熱起來了。”但回顧近年的安全行業(yè),他也感覺有些惋惜,“出現(xiàn)了一批很棒的企業(yè),但是最終沒有做起來。”
讓他隱隱感到不安的在于“浮躁”:“很多企業(yè)把安全作為商業(yè)模式,先把PC端、移動端占好了,后面的則是商業(yè)目的。真正的目標是商業(yè)利益,安全只是一個幌子、一個手段。”
這并不是Tony Lee心目中的“安全”。在他看來:“最高水平的安全公司反而非常低調(diào),外界可能很少聽說。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讓用戶相信,而不是怎么獲得商業(yè)利益。”
來到京東,Tony Lee要做的,正是“為了安全的安全”。
“至少在這個階段,京東的組織架構、對安全的期望值、方向,在我看來都非常到位——安全就應該在一個一級部門里面,和各個部門攜手,一起把事情做好。”
Tony Lee提起了劉強東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故事:“每一個客戶他都堅持開發(fā)票,這件事關乎誠信。一個業(yè)務可以做可以不做,關鍵在于有沒有為用戶著想。這是一種很強的責任感。”這恰恰和Tony Lee對安全的認知不謀而合——勇士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責任感。“Light up the darkness.”這句《我是傳奇》中的臺詞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恰恰就像眼前這個人一樣,責任感就在于此了。
Tony所做的也正如美國民權運動領袖說過的一句話:”The people, who make the world worse, are not taking a day off, why shoul I.” 因為在黑暗中的黑客沒有休息,作為從事安全工作的人也不會休息。安全人的工作就是照亮黑暗,其實這就是一個做安全的人的最簡單、最純粹的狀態(tài)。更是一個懷著強烈責任感的安全人的特點 。
“京東發(fā)展速度很快,幾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現(xiàn)在是全世界最大的自營電商之一。船跑得快,你要保證他不要沉,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 ”來到京東100天,Tony Lee的目標是“踏實地做安全”,“先解決好京東的問題。有了成果,再拿出來分享——沒有商業(yè)驅(qū)動,而是分享能力。”
目標既定,那么,要怎么做?
三、在戰(zhàn)場的最前線
“我想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Tony Lee說道,“如果在全球的視野下,你有無限的預算,可以買到所有最先進的服務,甚至擁有無限的人力,你的安全能做成什么樣?”他給出了答案:“短期不會有太大改變。風險和威脅不會有太大變化。”
“安全是一個戰(zhàn)場,做技術、產(chǎn)品、服務的乙方,是提供彈藥的人。但對于戰(zhàn)斗者來說,給你的是零件,你要自己組裝,最終讓武器用到你的戰(zhàn)場上——這是一條很長的路。我的想法是,做好安全,必須考慮戰(zhàn)斗者的視角,知道真正面臨戰(zhàn)斗的人是怎樣的視野。”
Tony Lee將安全歸結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設計層面,做出來就是安全,比如sdl、數(shù)據(jù)加密,而第二個層面同樣很重要,就是監(jiān)控。有了監(jiān)控,看到以前沒看到的東西,有了足夠的信息,才知道需要防御什么、怎么防御。你告訴我用什么技術就能擋住什么攻擊,我覺得是吹牛。能看見就能擋住,看都看不見,怎么防御?要看見,就要上戰(zhàn)場。”
在Tony Lee看來,京東就是一個巨大的戰(zhàn)場。現(xiàn)在,他沖到了最前線。
當我問到Tony Lee的目標是什么,Tony Lee回答說“讓安全和業(yè)務結合”:“安全不是獨立的,我們的安全業(yè)務沒有一項是自己做的,都是和業(yè)務一起完成,這是一個共生的關系。”
“獨立來做,業(yè)務和安全都做不好——安全提出一個要求,業(yè)務沒有響應的工具,沒有經(jīng)過這個培訓,根本做不了。”Tony Lee設想,“安全作為業(yè)務KPI的一部分應該是最好的,成為一個可視化的東西。舉個例子,一個產(chǎn)品有安全系數(shù),用了我做的工具、經(jīng)過了培訓,分數(shù)就上去了。這個過程不是我要求、我命令,而是我們一起把事情做好。”
“兩個P”是Tony Lee希望達到的最終效果:“一個是Protect,保護品牌。更好一點的效果是Promote,讓京東以及它的生態(tài)是可信的,讓更多的商家愿意做各種事情,買東西,借款,甚至于未來的IOT,在這個過程中,安全起到的是基石的作用。”
四、下一個方向:萬物互聯(lián)
當然,要做的還不止于此——除了當下,Tony Lee關注的還有未來。
首當其沖的便是萬物互聯(lián)。在這一領域,京東有著得天獨厚的先發(fā)優(yōu)勢:智能倉儲和叮咚。
“我自己是叮咚的鐵粉,”Tony Lee描述了他見到的場景,“我們有一間屋子,進屋之后說一句,叮咚我要睡覺了,窗簾就自然地慢慢拉上了。這讓我覺得,IOT終于出現(xiàn)比較自然的交互方式了。”“未來是技術驅(qū)動的世界,而電商在其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位置。以前我們沒有機會做萬物互聯(lián),現(xiàn)在不僅有了,還可以站在制高點上。”
他提到了在美國的見聞:“上一代搞計算機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因為沒有掌握云,沒有掌握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同樣的,如果沒有適應AI、萬物互聯(lián),我們也會OUT。所以,要提前做準備。”
Tony Lee亦在思考傳承:“十年前,只有幾個學校會教信息安全。現(xiàn)在第一代從業(yè)者出來了,很多學校也都有了信息安全專業(yè),下一代們都很有天分、很努力。我的感受是,有一種傳承在里面。”
他正在著手籌備“京東安全大會”和“培養(yǎng)計劃”:“這是對傳承的致敬。我們的安全要怎么延續(xù)下去?怎么做得更好?單憑京東可能很難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做一些非商業(yè)性的東西出來,對整體的氣氛或許會有影響。”
“為了安全而安全”,來到京東的第100天,俠客Tony Lee依然為此而努力著——為了安全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