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表變炸彈:物聯網時代供電設施安全性引關注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日前一名研究軟件漏洞的研究員內坦內爾·魯賓說表示,智能電表“極度不安全”,只要滲入聯網電表,黑客就能篡改電表代碼引發火災。有質疑態度的網民表示,有保險絲也可以防止起火,對此內坦內爾·魯賓認為,硬件是會被欺騙的,一旦數值不準,爆炸也有可能發生。
“控制了智能電表的攻擊者,同時也控制著運行其上的軟件,將電表玩弄股掌之間是很正常的。”就在1月2日剛剛結束的混沌通信大會上,魯賓如是說。
“盡管電表的物理安全通常挺強,黑客仍有可以利用的漏洞,以及大把的無線方式來入侵該設備”。魯賓列出了智能電表使用的Zigbee和GSM協議,這兩種協議都是不安全且未加密的,攻擊者能利用硬編碼的登錄憑證,以無線的方式迫使某地區的所有單元連接到惡意基站,直接訪問智能電表固件以進行更深入的漏洞利用。
“功效相同的所有電表都使用同樣的接入憑證,一個密鑰就能統治全部電表。”
更糟的是,在與家庭設備通信的時候,智能電表根本不驗證設備可信度,就交出了關鍵的網絡密鑰。這就等于給罪犯大開方便之門,讓他們可以先通過偽裝家用設備來盜取密鑰,再冒充智能電表。
“你可以在街對面與屋里的任何設備通信并取得控制權,解鎖開門,造成用電系統短路等等,想干什么干什么。一個簡單的內存區段錯誤就足以讓電表崩潰,造成整棟房子斷電。”
其實,只需應用恰當的加密,并進行網絡分段而不是弄個巨大的LAN,這些安全漏洞就能被清除掉。
據了解,智能電表市場約40%被Itron、Landis and Gyr 和Elster三家公司占據。歐盟想要投入450億歐元,將超過70%的電表更換成智能版本。全球已經有約1億個電表被安裝。
魯賓預測,電表攻擊將會迎來暴增,并呼吁公共事業公司“負起責任”。他稱自己將會發布一款開源Fuzzing測試工具,幫助安全研究人員測試他們的電表。“在被別人控制之前收回你作為主人的權限吧!”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