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存普及推動技術進步!2016年存儲行業五大熱門技術回顧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對于存儲行業來講,2016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里,軟件定義存儲技術逐漸成熟,超融合技術突破崛起,分布式技術持續升溫等等。那么,在過去的一年里,存儲行業有哪些熱門技術備受用戶關注呢?此篇文章,我們就對2016年存儲行業的熱門技術進行一下總結與盤點。
1)軟件定義存儲技術逐漸成熟
在經歷了幾年喋喋不休的爭吵之后,軟件定義存儲技術逐漸成熟,成為2016年備受關注的熱門存儲技術之一。實際上,軟件定義存儲技術的成熟,與全閃存存儲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我們知道,服務器的性能、網絡的性能和存儲介質的性能推動和促進了軟件定義存儲技術的發展。在過去的幾年里,服務器和網絡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如今普通的服務器就可以安裝1TB左右的內存,2路CPU;至少10多個PCIe3 Lane;而網絡方面板載兩個10Gbps以太網,8G/16Gbps FC卡也非常的主流,但存儲的發展速度卻非常緩慢。幾年前,如果我們想要達到1萬IOPS的性能,只能通過并發磁盤的方式實現這個目標,為了能使更多的磁盤并發,我們需要大量的SAS/SATA接口,因此只能定制主板來滿足這種設計。而如今,一塊SSD盤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因此,軟件定義存儲是需要存儲技術基礎來支撐的。2016年,全閃存存儲快速普及與應用,存儲系統的性能有了跨越式的提升,軟件定義存儲自然而然的就落地開花了。
2)超融合技術熱度不減
雖然超融合還存在一些問題,雖然超融合現階段并不太適合用于大型企業和數據中心,但是這些都無法阻擋超融合的火熱。2016年,超融合架構技術持續升溫,包括VMware、聯想、思科、曙光、浪潮等各大廠商都推出自己的超融合解決方案。
2月份,VMware推出了業經企業驗證的新版超融合軟件VMware Virtual SAN6.2版,這已經是第四代VSAN,與第三代(VSAN6.1,在2015年9月發布)到時隔不到半年。3月份,思科推出了新一代HyperFlex系統,以借此推動在融合型基礎設施領域的布局。同月,聯想宣布與Nutanix合作的***進展,并一口氣推出了三款針對主流市場的超融合產品。8月份,浪潮發布InCloud Rail超融合一體機,為企業數據中心提供簡便、高效率和高可靠的融合架構解決方案……
種種這些,足以表明超融合在2016年的熱度。當然,超融合之所以被廣泛關注,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這個領域***廠商Nutanix完成了等待已久的IPO。不過,從收入情況來看,相比較2015年超融合基礎架構的收入有了大幅的增長。
3)分布式存儲技術仍舊火熱
大數據時代,易于擴展的存儲方案越來越被企業看中,這也是分布式存儲保持持續熱度的重要原因。
與集中式存儲技術不同,分布式存儲技術并不是將數據存儲在某個或多個特定的節點上,而是通過網絡使用企業中的每臺機器上的磁盤空間,并將這些分散的存儲資源構成一個虛擬的存儲設備,數據分散的存儲在企業的各個角落,這樣帶來的***優勢就是可以讓大量數據以一種可靠、高效、可伸縮的方式進行處理,能夠大幅提高存儲系統的靈活性和擴展性。另外,由于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所以數據處理速度相對較快,且成本較低。Hadoop和NoSQL都屬于分布式存儲技術的范疇。
4)對象存儲技術備受關注
非結構化數據的快速增長,閃存性能的加速,巨大的可擴展潛力……這些都是讓對象存儲技術在2016年依然火熱的重要原因,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廣泛應用對象存儲技術。
對象存儲的優勢非常明顯,首先,它不需要進行數據遷移,對象存儲是一種橫向擴展系統,因此它無需傳統意義上的技術更新。當硬件需要升級時,就只是增加一個新的對象存儲節點的問題,一般是通過標準以太網進行連接。無需數據遷移。除了自修復算法,糾刪碼或者多路拷貝鏡像都將重新創建新節點上的數據。隨著容量的增加,數據將自動分布于所有的對象存儲節點。其次,它比磁帶有效,但同樣低成本。和磁帶接近,對象存儲是***成本效益的數據存儲類型。但是磁帶對于大多數分析、活躍歸檔以及快速恢復來說太慢了,對象存儲更加適合。與磁帶相比,對象存儲在地域分散的組織機構間共享非結構數據、與Hadoop基礎設施兼容以及保存數據年限上都表現更好。磁帶和對象存儲都能實現一次寫入,多次讀取,但是對象存儲能夠限制訪問對象或文件。再次,它兼容Hadoop和NoSQL。對象存儲也是Hadoop和NoSQL一個不錯的存儲選擇,有些廠商諸如Caringo、Cloudian,在對象存儲中還內置有分析功能。***,它有著超強的可擴展性。對象存儲能夠擴展數十至數百EB的可用容量,并且也沒有更大容量的擴展限制。它能夠充分利用高密度的存儲,無論是機械硬盤還是固態存儲。
5)糾刪碼技術持續升溫
大數據、云備份和對象存儲的普及使得糾刪碼技術在2016年持續升溫,成為熱門存儲技術之一。當然,大容量硬盤的普及,對象存儲技術的應用,云存儲時代的到來,都使得糾刪碼技術在過去的2016年里持續升溫,備受關注。
糾刪編碼的目標是要實現快速的磁盤重建。特別是在使用大容量磁盤時,能夠對大數據量提供切實可行數據保護的唯一技術就是糾刪編碼。如果你的陣列中使用了大容量驅動器,基于RAID的數據恢復將耗費你數周的時間。而通過糾刪編碼,恢復時間以小時計,糾刪編碼應用數學公式將數據分成多個片段,然后把每個片段放置在存儲陣列的不同位置。冗余的數據部分會在這個過程中加入,如果數據遭到損壞或丟失,冗余數據部分的一個子集將會被用于原始數據的再生。
另外,糾刪編碼在支持數據的規模和數據壽命方面與RAID不同,如果數據被破壞或丟失,進行驅動器重構只需用到某些“糾刪”片段。該技術可以在不降低性能的情況下容忍多個驅動器故障,保持數據完整性。
***,由于其在保護海量數據方面的可擴展性,糾刪編碼是基于云的對象存儲的核心數據保護機制。到目前為止,用戶只是在某些具體應用場景例如備份和主動歸檔,將數據移動到云,這一趨勢有望在新的一年里繼續升溫。
編輯點評:全閃存存儲的普及推出了技術的進步,加快了各種新技術落地應用的步伐。以上這五大技術,不僅僅在2016年保持著較高的熱度,在未來的2017年仍舊熱度不減。此外,隨著云存信和閃存存儲系統普及速度的加快,未來存儲行業還將出現哪些新的技術,讓我們拭目以待!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