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正當時 華為OneAir奠定“智”造聯接第一步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到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聯網設備同時運行,它們可以自我定位,時刻保持***工作狀態。似乎很難想象那樣一個畫面:成百上千的設備井然有序地自動報備、自動更新數據,甚至自動互聯最終形成智能決策建議……但幸運的是,筆者有幸接觸到了一位制造業的物聯網智能化受益者。在他身上感受的轉變,恰恰可以看作是中國制造行業向智能化邁進的一個縮影。
智能時代改變人的生活
很多人現在再看到鄔峰,已經猜不出他的職業了。幾年前,他只要一出現在公共場合,總有人一針見血地說出他的職業:搞加工的手藝人!誠然,美其名曰鋼材制造質量工程師的他,每日在滿是粉塵的加工車間與遍布各種化工材料的倉庫之間反復奔波,粗糙皮膚上遍布皴裂,身上揮不去的化學藥劑刺鼻氣味,輕而易舉就暴露了他的身份。
幸運的是,鄔峰所在的鋼材加工廠高層在受邀參加了工業智造論壇后,深受工業4.0的啟發,引入了大量物聯網技術與設備,讓鄔峰平生***次感受到了智能聯接的魅力。
由于鋼鐵貿易的特殊性,產品規格屬性多如鋼種、規格、表面狀態、定尺等等,不同批次的采購鋼材都有不同的管材屬性,倉庫購入的是按照尺寸計算的原材料,可加工出去的是按重量計算的不同規格的根狀、管狀、片狀鋼材。如何追根溯源地定位原始批次的質量問題?如何科學進行選料,合理進行訂單組合,減少余料損失?如何有效核算和分攤成本,支持管理決策?一旦制造車間發生故障問題,如何在***時間精準定位,減少維修時間,降低運營成本?如何規劃物流銜接環節,縮短加工時間?
這樣在傳統行業困擾多年的技術難題,在智能制造時代,只需要一個解決方案就可以輕松解決。筆者并非夸大其詞,鄔峰現在可以悠閑地坐在辦公室里,隨時查看倉庫原材料信息,每一份鋼材在進入倉庫時都被錄入了大量生產屬性,生產動向都可以實現全程定位,遠程讀取,及時在生產車間遇到問題,通過360°無死角的無線監控,也可以使他不用去現場也能夠***時間給與指導……
用華為無線一專家的話來說,消除企業的信息孤島,將各種設備與人聯接起來,是實現智能化新生產體系的必經之路。鄔峰是幸運的,但是全國還有六百多萬家的制造企業,遠沒有這么幸運。
華為OneAir帶來工業生產新思路
記者了解到,目前工業制造行業的信息化現狀不容樂觀。生產系統、經營管理系統、辦公系統和資產管理系統各自孤立,信息無法共享,當制造企業試圖引入智能化技術時,很容易陷入瓶頸。
華為OneAir行業無線專網解決方案的誕生初衷,恰是為了滿足用戶這樣的聯接痛點。簡單而言,OneAir可以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打破企業各個系統的壁壘,可以連接多種設備,實現業務的無縫融合,提升運營效率,二是提供工業級的無線網絡,穩定性和可靠性已經被證實值得信賴。
由于制造業起步多年,不同企業之間的信息化進程并不相同,因此OneAir提供了三種方案可供制造企業自由選擇: eLTE-Licensed、eLTE-Unlicensed、eLTE-IoT。邱恒介紹道,如果制造企業處于無線專網建設初期,可以先部署eLTE-Licensed來承載基本的數據業務和語音業務,如果擴展新業務需要更多的流量帶寬,可以通過增加eLTE-Unlicensed子解決方案來進行業務流量分流,如果已經有了成熟的信息系統,想進一步深化,那么可以增加eLTE-IoT子解決方案來實現全業務的承載。“OneAir的3個子解決方案都是基于統一的業務引擎平臺,可以集中進行業務管理和互通。”邱恒強調。
在開發層面,華為OneAir基于LTE開放架構,可提供開放定制化的開發平臺SDK,實現和各類行業應用系統的對接,實現全聯接的行業寬窄帶物聯。在終端方面,華為OneAir可提供標準接口的無線模組,可以被形態各異功能多樣的各種設備終端所集成,簡直就是為了制造業量身定制。
事實上,除了制造業,還有非常多的行業對華為OneAir無線專網解決方案有需求,例如采礦行業,可以利用無線網絡連接自動化挖掘設備,人們在遠程就可以***時間得到關于地形、地質的反饋,降低危險系數。在石油行業,人們可以利用無線連接設備,在統一調度平臺上對于采油量,物流運輸量有最直觀的統計,從而調節調度不同的采油設備數量,提升生產效率。事實上,OneAir的應用也遠不止此,在地鐵、能源、機場、政務等多個行業都可以看到OneAir的身影。筆者相信,未來在智能制造發展的道路上,一定會看到OneAir在不斷詮釋著智能聯接的價值。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