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開放云升級“百度云” 為全行業升級云計算能力
近日,百度將原百度開放云正式更名為“百度云”,對旗下云計算品牌進行全面戰略升級。然而,全面升級的百度云帶來的絕不僅是40余款產品,隨之而來的還有百度三大智能平臺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全面對外開放。以開放的姿態,構建云生態平臺,是此次“百度云”品牌戰略升級真正的目的。
國內的云計算市場嚴重的供給不足
在2016年,云計算的應用需求在2016年呈井噴之勢,但熱度之下卻是嚴重的供給不足。雖然由于openstack、docker、hadoop等開源技術的普及,能夠提供基礎云計算的大小廠商是越來越多,但國外品牌在中國國內難發力,而國內廠商基于規模、能力,大多重度依賴互聯網客戶。同時,供給上的不足,讓政府、金融、教育、醫療、制造業等巨大應用需求的云計算潛在客戶遠沒有充分挖掘。
供給的嚴重不足,歸根結底其實是技術問題。云計算服務需要廠商不僅要擁有云計算技術基礎,更需要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和擴展。這也是為什么百度開放云更名百度云后,提出“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三位一體戰略的關鍵。百度是一家天生的云計算公司,通過16年來開展的云計算及相關業務,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與實踐經驗。因此,在云計算方面,百度具有先天性優勢。
此前百度總裁張亞勤在百度世界大會上也明確表示,百度未來的四個新增長點,分別是無人車、百度云計算、金融業務、國際化業務。“百度云”作為百度一項新興業務,極有可能成為新的增長極。
戰略升級“百度云”,不僅提供服務更帶來開放
此次,“百度云”品牌戰略升級,帶來的不僅是40余款產品,更可無縫接入百度三大智能平臺,把云計算最核心的技術能力全面對外開放,構建云生態。
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三位一體戰略,百度云重點推出的天算、天像、天工三大智能平臺,分別針對智能大數據、智能多媒體、智能物聯網這三個領域提供云服務,而每一個智能平臺背后都有著百度***技術的支撐。
Patentics數據庫顯示,截至2016年***季度,百度以196篇云計算專利位居云服務廠商第二位,超越亞馬遜、谷歌、阿里等強有力的競爭者?;邶嫶蟮脑朴嬎慵夹g能力,百度云在云計算研發,特別是基礎架構和云安全相關的技術在行業具有優勢。
開放技術能力的百度云,首先起到明顯的效果是自身四億用戶將享受到技術升級帶來的效率進一步提升,并因此帶來對更大客戶群體的吸引力。而除此之外,百度云的技術能力對外開放,對于當前眾多數據稀缺、技術單一、同質化嚴重的云計算廠商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百度云提供的三大平臺,讓更多云計算廠商有機會直接了解、利用最前沿的百度云計算、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當然,有能力的客戶甚至可以依據自身特點,結合百度云的技術、資源,進行個性化的云服務自建。
可以想象,以百度云為平臺,構建出的也將不僅是全業務云計算平臺,更是是一個有著更強生命力、更系統化的云生態。
百度云的戰略升級,除了自身的需求,更大程度上是對技術的充分共享和開放,對全行業進行結構升級與需求潛力的深度挖掘。同時,百度也憑借其技術優勢,尤其是在三位一體的“云智數”技術牽引下,拉動中國云計算的普及和應用,只不過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