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談為何選阿里云:雙11都能扛得住,更放心
“我們大部分傳統企業的IT架構,前幾年都是煙囪式的發展。每個系統從底層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以及到前端的應用都是獨立的。通過和阿里云的合作,我們打造了一個統一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快速的開發出各類應用去滿足業務線的需求。”
世界500強排名第二的中石化,是國內***的煉油生產商,也是央企信息化水平***的。在國資委組織的“央企信息化水平評價”中,連續***。去年,中石化牽手阿里云的消息引起了行業極大關注。這意味著央企開始大規模引入云計算技術,但“用在何處”和“如何使用”中石化當時并未做明確說明。
張朝俊說:“我們用100人花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建成了國內***的工業品電商平臺易派客。通過阿里云的互聯網中間件和數加,我們能夠快速的把中石化積累幾十年的大型物資采購經驗釋放給了全社會。”
易派客只是雙方合作下的***個蛋。中石化使用阿里云的互聯網中間件技術,借鑒阿里巴巴的企業級互聯網架構經驗,打破了以往的煙囪式系統。實現了資源融合、架構共享和數據互通。“用大數據前就像盲人摸象。我們從成品油,化工產品,燃料油,物資采購等不同視角摸索。而現在,數據互通之后,創新就容易了很多。”
張朝俊回顧了云計算在中石化內部發展的三個階段:***個階段,僅僅是解決了資源層面共享,不同的系統共享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第二個階段,不僅是資源層面共享,更是做了一些公共組件,這部分使用了阿里云成熟的中間件技術;第三個階段,也就是中石化現在的階段,系統從一開始就基于云的架構去設計。
被問到為什么不去自建云平臺時,張朝俊回答說當時中石化內部對自建還是租用做了詳細的對比。阿里云最厲害的是在雙11這種極端的情況下都能平滑擴容,阿里內部的淘寶、天貓、支付寶一直在用,沒出過問題。“如果用開源的技術,拿來了不知道哪里有溝哪里有坎。使用阿里云的話,阿里巴巴內部幾萬名工程師都已經把這些溝溝坎坎趟平了,用起來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