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英語:和老外聊微信語音的英語
“Bread English”漢語直譯為“面包英語”。就像面包在西方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日常食物一樣,面包英語非常注重英語學習的“實用和地道”。這樣的定位和其創始人的經歷有關。
創始人對英語學習”痛的領悟“
面包英語的創始人共有三位:分別是CEO張齊、COO劉旭、CTO孟繁鑫,張齊18歲就赴美留學,劉旭曾在美國微軟總部工作4年,倆人都有國外生活的經歷,共同的體會是:“明明上學期間英語很好,但下了飛機和老外交流時,卻一句都說不出來。”
正因為有這樣“痛的領悟”,所以在語言培訓這件事上,他們的理念是一致的:聚焦于出國旅游、工作需求等這樣的日常“輕度剛需”。再加上他倆都曾在教育培訓行業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對這個行業非常了解。所以面包英語從一開始就和傳統英語培訓機構做出了區分:不做應試英語,只做英語學習垂直領域內的消費升級,提升學習過程的服務品質,讓學習英語的過程不痛苦。
基于微信生態,”不痛苦“的英語學習產品
為了把客戶體驗做到盡善盡美,在老師選擇、交流平臺、上課方式、學習服務等方面他們不斷打磨產品,最終基于微信生態衍生出了一款新型口語學習產品。
為了保證外教語音的純正,面包英語的外教只限于英美加澳籍。除此之外,老師還要懂西方的文化。如果是中教(授課過程中具備漢語交流的能力)則必須有海外留學或學習經歷。
在嘗試了多種授課平臺和方式后,面包英語最終選擇了微信短語音。聯合創始人劉旭說,相對于即問即答的音視頻通話,微信短語音的 “交流強迫性”沒有那么強,容易讓學習者堅持。
面包英語產品截圖
上課采用老師和學員一對一語音聊天的形式進行,并對老師和學員做一定的匹配:老師和學員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如果不匹配,會***時間做調換。劉旭說,師生匹配是面包英語今后將重點打磨的點
產品為每個學員配備了專門的客服,隨時對課程旁聽。課后從老師、教學進度、課程內容等維度來收集學員的反饋意見,確保其聽課質量。每月客服至少會和學員互動1次。
微信圈里誕生的10個種子客戶
這款微信生態衍生的英語學習產品剛切入市場的前4個月并沒有打廣告,初期的10個種子用戶都是從朋友圈的“熟人社交”中誕生的。通過服務10個種子用戶,他們不斷打磨產品。最終通過10個種子用戶的口碑傳播帶來了***批增長式用戶。在拿到融資后,他們也嘗試在多種渠道推過廣告,但朋友圈帶來的流量還占多數,市場渠道僅占25%。
劉旭說為了服務好“面粉”(指稱面包英語的用戶),他們“遵從業界最嚴格的退費機制。無論是自身原因還是老師原因,若“面粉”不滿意,都會無條件退還剩余學費。”
因為學員基礎層次不同,在和外教的交流中,基礎差一些的學員可能會存在障礙。所以在外教和中教的比例上曾做過一些調整。并依據溝通的難度,將外教和中教均進行了分級。依據實際應用能力,用戶可選擇或進階相應的分級課程。
開放的企業文化 & 高顏值團隊
面包英語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集中在課程收費和粉絲經濟上,未來還將推出一些“增值服務”。現在正在孵化“一對多”的小班課,小班課的毛利率更低,課程的收費價格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