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薦”著 · 新浪微博推薦背后的技術故事
原創你還能記起注冊微博是在哪一年?首條微博發的什么內容?第一個@的人又是誰嗎?當下,微博早已深入走進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成為中國社交媒體最重要的平臺之一。作為拉近社交媒體中用戶與內容,用戶與用戶關系的推薦技術也成焦點,它是提升微博用戶價值以及用戶體驗不可缺失的技術手段,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微博推薦背后的技術故事。
微博的發展及其商業化之路
聊微博推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微博在中國的發展。從2009年至2012年,微博從用戶范圍和影響力這兩方面看,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我爸是李剛”、上海大火鮮花寄哀思”、“721北京特大暴雨”等多起新聞標志性事件在微博引爆,且逐漸擴展到傳統媒體,微博開始作為一股重要媒體力量出現。微博創立之初,迅速出現用戶討論井噴的現象,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相對開放的輿論環境填補了當時用戶宣泄訴求的市場空白;一部分是相對傳統的網絡媒體來說,和我們的生活更加緊密,在微博上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直接獲取和分享各種熱門話題,信息化的實時化分享相比傳統網絡媒體快,在閱讀同時我們自身也是消息的發布者。還有一部分是微博更低門檻的UGC(用戶原創內容),關注/評論/轉發的眾包推薦和過濾的機制,粉絲模式給用戶帶來的虛榮和存在感,更普世的產品形態等。
隨著微博的發展,很多人開始意識到每一個微博用戶都是一名消費者,雖然只有140字卻大有可為。2011年末左右,微博已經悄然棲身于信息傳遞媒介的主力軍,成為不可小覷的勢力。這是因為微博和傳統信息傳播方式相比,除了供我們自己娛樂之外,也成為各個行業的另一個傳播平臺。在這一年,很多企業紛紛加入到“微營銷”隊伍中,他們熟悉微博管理流程并精選內容在微博上進行宣傳。可以把這個階段認為是微博商業化的前奏,它證明了微博的商業價值,但是平臺本身介入很少。后續品牌速遞、粉絲通等等微博廣告的誕生讓微博商業化向前邁進一大步,正確引導了的微博賬號的營銷行為。此后,微博商業化發展進入高速發展期,微博支付、微博商業開放平臺、微博卡券等等工具以及平臺相繼問世,強力支撐微博商業化,在這基礎之上,粉絲經濟、微博電商等等得到很好的成長。值得一提的是結合微商達人、網紅,輔助以微博櫥窗發布工具的新型微電商發展迅猛,成為微博商業化新的發展動向。
微博推薦技術在微博發展中的重要性
隨著時間推移,微博已經成了比較重要的內容推廣平臺,因其完全開放性,消費者和商家或企業的每一條微博,所有的“粉絲”都可以看到,甚至連“粉絲”的“粉絲”也可能看到……如此類推。并且每一位微博用戶都有對發出微博進行評論或者轉發的權利。這樣會在用戶產品上帶來信息過載或者可用信息獲取困難的問題。同時,由于微博關系的建立成本很高,而且一旦建立起來就基本穩固,而用戶的活躍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無效的關系會很多,需要一個好的方法能夠讓用戶建立更優質的、更感興趣的關系鏈。另外,在微博商業化的過程中,平臺流量是有限的,同時商業化與用戶體驗上也是需要平衡的,不可能一味的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微博推薦可以幫助用戶以及商業推廣解決這些問題,在用戶體驗以及商業價值方面找到適合的平衡點;提升變現效率,讓平臺以及客戶體會到以客為尊;發掘用戶興趣,讓他們與廣告和商品之間建立合理的關聯;創造商業場景,讓用戶在順暢的體驗中享受商業服務。
微博推薦并不是簡單的消息推送,這背后有許多的技術故事。就新浪微博來說,看似簡單的消息推送,如果要更趨近于準精準度,這就需要從多維度去考慮,通過層層的算法來實現。從用戶體驗度來說,起初新浪微博原有推薦和廣告并不在一起,一些廣告沒有任何信息依據就直接強加在信息流里,從而就會有生硬感。如果把推薦和廣告融合在一起,結果就大不一樣。
就微博推薦技術,筆者曾和新浪微博推薦及廣告技術總監王傳鵬進行過交流。微博推薦必不可缺的是架構的思路和設計,新浪微博推薦技術從2013年正式開始建設,理清自身業務和架構的平衡是首先要做的事,這也是設計架構的初衷。架構不是盲目追求技術上有多好,還要真正的服務于業務。涉及推薦有一個問題必可避免,那就是精準度。王傳鵬在這個問題上,一再強調“關系關系再關系”。通過技術手段分析用戶的關系以及分出等級,然后把關系作為橋梁向用戶做推薦。這樣用戶就會更加感興趣、可信度也會隨之上漲。微博推薦常用的方法就是給用戶建模,把用戶分別歸類,形成用戶模型,就可以按照其類型進行推送。
微博推薦技術正逐漸走向成熟
每一項技術在趨向于成功的路上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新浪微博推薦技術也是如此。從產品方向來說,如產品方向不對,那就相當于你指東,大家都朝東走,所有方向就錯了。就像新浪微博在在最早期,遇到的產品問題就是對自己的產品定位不太合理,并且忽視了微博本身“關系和內容傳播”的特點同時還做了很多外圍支持的項目。從技術角度說,當開始真正實施基礎架構時,需要所有的人都能夠理解方向是什么?這就需要每個技術人員都參與進來,通過技術手段讓技術架構變簡單有效的同時做到團隊內部開源。所有的內容,包括應用層、計算層、數據層,每個同事都能有貢獻,那么自己做的事情,當然就會全部了解。也會在架構上更加用心,因為每個都是這個架構的主人。未來,這個過程還將持續,可能會很痛苦,但是會給后期的運營以及維護帶來了便捷。
寫在最后:
新浪微博從創立之初的蹣跚學步、到青春懵懂,到如今正值壯年。這一路走來,經歷了起起伏伏、披荊斬棘最終登上微博界的巔峰,服務用戶數以億計。而推薦技術,則是拉近社交媒體中用戶與內容,用戶與用戶的重要橋梁,是提升微博用戶價值的關鍵技術手段。微博推薦團隊經歷了近5年的發展和沉淀,構建了符合微博自身特性的推薦架構體系、數據模型,也積累大量相關技術經驗。如果你對推薦技術感興趣,想了解新浪微博推薦技術的干貨,可于2015年12月26日,下午13:30——17:15到北京駿馬國際酒店來參加由51CTO和新浪微博聯合主辦的《知微“薦”著·新浪微博WOT推薦技術大會》,大會詳細信息如下:
《知微“薦”著·新浪微博WOT推薦技術大會》將選取其中最重要的三個部分:推薦技術建設、消息推送機制以及用戶模型,由新浪微博技術專家來分享給大家。此外,本次分享還邀請了京東搜索推薦部技術總監深入剖析個性化推薦系統在電商中的應用和成果,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待推薦技術。
具體會議日程如下:
想要了解相關演講嘉賓介紹及注冊參會人員可點擊這里,本次大會為感恩回饋廣大用戶,免費放送哦,對推薦技術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快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