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你上網更快 這些科技公司老拼了
在通信領域,多年來一直流傳著這么一種說法:有線是***的,無線總是有限的。它的意思是說無線連接下的網絡資源總是有限的,而有線連接下的網絡資源卻是***制的。雖然這句古老名言的前半句正在遭受挑戰,但后半句卻仍然適用,我們使用的無線網絡資源確實是有限度的,舉一個簡單例子來說當上萬人同時聚集在一個會場里的時候,大家的手機可能連微信文字消息都需要半天才能加載出來,更別說圖片、視頻了。
對于各大互聯網公司來說,雖然它們未必會去考慮產品在一些極端網絡環境下的可用度,但讓用戶在網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也能有更好的瀏覽體驗已經是大家都正在努力的目標了。
在這方面反應最積極的或許就是Facebook了,它不但率先在5月份上線了 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 功能讓用戶可以快速在Facebook應用中打開多家知名媒體的文章,還在公司內部倡導“2G Tuesdays”活動,號召工程師在周二那天使用2G網絡一個小時,親身感受一下在網速不佳的狀態下,Facebook有多難用。
其實,這里面不管是哪一種,Facebook所想的就是如何通過改進產品,讓用戶上網變得更快?
對于Google來說,它解決同樣的問題就是另外一種思路了。10月份,Google聯合8家科技公司以及近30家新聞機構一起發布了一個名為移動頁面加速(Accelerated Mobile Pages)的開源項目,它旨在提供一個開源的網絡標準讓各方合作進而加快網頁的響應速度。
現在,無論Google還是Facebook,隨著自身業務在發達國家的市場地位日益穩定,它們都越來越重視來自印度、印度尼西亞、拉丁美洲、非洲這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和這兩家公司類似的是,Opera也在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讓這些地方的用戶能夠既快又便宜的上網。
通過和手機廠商的合作,今后無論你買的是中國的小米、OPPO、海信、Tecno,臺灣的Acer、菲律賓的Cherry Mobile、印尼的Evercoss、俄羅斯的Fly、印度的Micromax、孟加拉的Symphony、塞浦路斯的Prestigio,還是泰國的TWZ,這些品牌的手機中都內置或者使用了Opera提供的流量管理和壓縮服務。
由于像印度、拉丁美洲、非洲這些地區智能手機用戶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其移動上網基礎設施的擴建速度,所以在Opera看來數據壓縮技術將可以讓這些地區的上網用戶順利過渡到智能手機階段,讓人們能夠既快又便宜的上網。
就我個人的感受來說,最開始接觸3G網絡時覺得它真快,但用過4G之后又開始覺得3G怎么這么慢,微信往往都需要好一會才能加載出來??瓷先?,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速度好想永遠都滿足不了人們對網絡資源不斷上升的需求。對于Facebook、Google和Opera來說,無論是改進自身產品、建立新的開源標準,還是提供流量壓縮工具,這些廠商做事情的方式雖然不同,但卻都旨在讓用戶能夠更快的使用移動設備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