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投資人Tim Draper:資本寒冬只是危言聳聽
在如今星光熠熠的硅谷投資圈里,Tim Draper 一直都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從早期發明“病毒式營銷”的概念,到創辦德豐杰(DFJ)投資基金和 Draper University,再到大量購入比特幣……Tim Draper 從來都是特立獨行,不走尋常路。
近日,在 F50 與谷歌聯合創辦的硅谷最大規模的創業者大會“Founder World 2015”上,記者獨家專訪了 Tim Draper,與這位傳奇人物聊一聊他對于近期不斷升溫的全球并購、大公司裁員以及資本寒冬等熱點話題的獨家觀點。“現在人人都在討論資本寒冬,但我卻認為現在這年頭好著呢。”Tim Draper 語出驚人。
全球并購潮:破舊立新
近期,國內有攜程和去哪兒的聯姻,國外有戴爾 670 億美元并購存儲廠商 EMC,還有西部數據 190 億美元并購閃存廠商 SanDisk……全球范圍內的巨額并購,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對此,Draper 認為,公司并購是市場發展日漸成熟的大勢所趨。大公司股價節節攀升,有足夠的資本去收購小公司,另一方面,很多大公司的創新能力不及一些小公司。“當這些大公司意識到自己的產品對于目標用戶沒有足夠吸引力時,就會開始并購那些擁有出色產品創新能力的小公司。并購交易兩三年后,這些大公司自然而然也就有能力生產更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了。”
而被問及為何最近的并購交易金額如此之大時,Draper 說:“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公司的胃口也越來越大。我認為這樣的巨額并購現象還會繼續下去。”
本輪裁員潮:無法和 08 年相提并論
除了高潮迭起的并購之外,國內外科技公司的裁員潮也弄得人心惶惶。BAT 大幅縮減校招、社招規模;Twitter 裁掉了 336 名員工,相當于8% 的整體員工數量;Evernote 關閉了全球的三個辦公室,并裁掉了超過 10% 的雇員。
Draper 卻不把這些案例看做當下科技就業市場的普遍現象。“硅谷整體的就業市場還是如火如荼。這些被裁掉的員工,還有其他大把的機會。”Draper 認為,目前這些裁員數量和 2008 年、2009 年左右的裁員規模根本無法相提并論。“六七年前,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世界末日即將到來。”
公司裁員是精簡重組架構、提高整體工作效率之舉。從宏觀角度,Draper 認為裁員也促進了人才資源的合理分配。“如果這批員工無法為這家公司帶來太大的收益,被裁后加入其他公司反而可以提高這些新公司的生產力,從總體來講提高了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率。”
據悉,在 2008 年經濟危機中失業的人群,不少人在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后決定自立門戶。不少誕生于當時的公司,至今仍發展地相當不錯。Draper 笑著說:“也許今天被裁掉的這些員工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開始創業,說不定七八年后我們也能見到一大批成功的公司。”
事實上,由裁員而引發的爭議,也不僅僅局限于對于整體就業形勢的擔憂,更有不少顧慮來自于公司商業機密的安全性。對此,Draper 認為,除了公司需要完善信息的保護機制外,更重要的就是雇員本身的道德約束。除了那些法律約束外,雇員更應意識到保護商業機密是基本的職業道德,不然對于職場的長遠發展并無助益。
Tim Draper:資本寒冬我看未必
“現在總有人不斷地問我‘資本寒冬是不是來了’,或者‘互聯網泡沫是不是快破了’,” Draper 大笑著說,“每次我給他們的回復都是‘如果寒冬真的來了,或者泡沫真的要破了’,你們根本就無暇在這里問我這些問題,只會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四處想辦法如何解決商業危機了。”
Draper 表示,個別幾家公司由于自身的商業模式或運營效果不佳,而導致的公司倒閉或裁員,無法代表經濟全局。事實上,可以印證當下經濟局勢相對穩定的證據之一是,目前創業公司的估值總體合理。中國創業公司估值最近有相對回落,也是回歸到市場的正常水準。“當你注意到出租車司機和保潔員這類人群開始頻繁做日常交易時,這才是我們該擔憂經濟形勢的時候。”
在 Draper 看來,Founder World 這個活動也是硅谷經濟欣欣向榮的一大體現。“你看今天來到活動現場的 7000 多人,有投資人也有創業者,還有 200 多個公司設立了展位。像 F50 這樣的創新型投融資對接平臺的確在悄然改變著創投圈的整個生態系統。現場大家的交流都十分熱烈,思維的碰撞必將擦出創新的火花。”
當大家都在憂懼于資本寒冬時,Draper 卻是越談越興奮:“對于當下的時機,我還是十分激動的。到處都充滿了機會,我覺得接下來的幾年也會是黃金年代。”